食草恐龍雖然不用爲他們的食物擔心,但是他們也需要補充營養。來自猶他州的恐龍糞便化石顯示,7500萬年前,這些食草恐龍和我們中國人一樣也喫小龍蝦還有螃蟹。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古生物學家凱倫·陳(Karen Chin)說,這項研究表明,大型食草恐龍有時會以甲殼類動物爲食,在產卵之前,它們很可能會在體內獲得額外的蛋白質和鈣。她和她的同事在9月21日的科學報告中報道了這一發現。

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保羅·巴雷特說:“這是一種非常不尋常的食草恐龍用其他食物補充它的飲食。”

雖然人類很難找到恐龍們喫什麼的證據。但是科學家們可以在動物的胃部化石發現他們喫什麼,相比於恐龍糞便化石——則是最有價值的——也是是罕見的。“想想糞便——這些東西在環境中很是容易被分解的,”巴雷特說。研究人員發現的大部分糞化石都來自食肉恐龍;由於食肉動物骨骼中的礦物質,它們比食草恐龍保存得更好。

長期以來一直在尋找食草恐龍的糞便化石。在2007年,她報告了從蒙大拿州的兩種岩層中發現的化石,其中有大約8000萬和7400萬年前的糞便化石。她提出,食草恐龍可能是咀嚼木頭來尋找昆蟲和其他在腐爛的原木中的生物。

除了腐爛的木頭,它們還含有令人費解的舌頭來吸食昆蟲。當在顯微鏡下觀察這些結構時,它們看起來很像甲殼類動物的腿或爪子的外層。她諮詢了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學的古生物學家羅德尼·費爾德曼(Rodney Feldmann),後者證實它們可能來自小龍蝦或螃蟹。

在大約七千五百萬年前,開山的岩石形成的時候,這裏是一個潮溼的亞熱帶環境,就像今天的德克薩斯海岸一樣。Chin認爲當地的恐龍——可能是鴨嘴龍——在海岸線附近尋找食物補充。“有那麼多無脊椎動物在腐爛的原木中游蕩,”她說。“這裏有蟲子喫,還有腐爛的碎屑——是個食品豐富的地方。”幫助分解木材的真菌也提供了額外的蛋白質。

她指出,一些以植物爲主的現代鳥類在產卵前會添加昆蟲和其他蛋白質來源。“你無法想象一隻20英尺長的鴨嘴龍在追逐一隻蝴蝶,”Chin說。“他們會去一些地方,那裏大量、集中的食物來源——比如腐爛的木頭堆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