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晚,17歲的甜甜合上書,下意識地打開微信朋友圈。翻着、翻着,幾張冰激凌照片,吸引了她的注意。照片中,冰激凌造型各異、五彩繽紛,在粉色的背景牆下顯得格外好看,而這些照片都指向了同一個名字——“NOBIBI”。“明天去看看。”甜甜心想。隨着移動互聯網和社交平臺的興起,網絡成了不少人發現新奇店鋪的主要渠道。而被發現並流行的這些店鋪,均被冠以一個共同的名字——“網紅店”。“NOBIBI”即是其中之一。然而,當我們按照幾個月前網上的“最紅網紅店”排名去尋找時,發現它們中的很多已經銷聲匿跡。如今,有個網絡流行詞特別火——“C位”,形容備受關注的核心位置。 有人調侃,一些網紅店的誕生猶如C位出道,然後很快陷入生存困境。能夠吸引新一代年輕消費者,“網紅店”到底有着怎樣的魔力?存活期不長,他們又有什麼致命傷?要怎樣才能走得更長遠?海南日報記者採訪了一些現在或曾經的“網紅店”經營者,以期尋找答案。

  ↑高顏值產品和店面環境吸引很多客人拍照。海南日報記者袁琛攝 照片比食物更重要 甜品纔剛上桌,手機攝像頭已經調好了角度 10月27日,甜甜和朋友來到位於海口中心商圈的這家“NOBIBI”。這一天,她們並沒有排多久的隊。“運氣比較好。”甜甜說。 這是一家“小清新”風格的甜品店,泡泡池、手推車、各類玩偶等,都表明,在這間店,不僅可以喫,還可以玩。 “明年高考,學習壓力比較大,難得週末可以休息一下,衝着環境來的,和朋友拍拍照、談談心,很愜意。”甜甜說。 她點了一份“夢幻雲朵冰激凌”,一大朵棉花糖環繞在冰激凌四周,呈現一種甜蜜夢幻的感覺。這是店裏的主打產品之一。店員剛把冰激凌端上桌,甜甜幾個人就拿出手機,將攝像頭對準了這款“夢幻”產品。 “人均消費28元左右,大部分消費者都能接受這個價位,很多年輕女孩子喜歡在這裏拍照聊天。”“NOBIBI”店工作人員說。 在甜甜看來,“NOBIBI”不論是環境還是甜品,顏值都很高,而這也是吸引她光顧的主要原因。 無獨有偶,顏值也成了另一家“網紅店”的“標配”。在海口另一個商圈,一家名爲“OCEANINLEJOJO”的甜品店,在裝修風格上也融入不少“小清新”元素,店面整體色調爲灰白色加粉紅色,隨意擺放的超大玩偶、相框以及透明泡泡椅等,都成爲了客人們的拍照道具。 “80%的消費者都是年輕女性。”“OCEANINLEJOJO”店負責人孫東克說,“店員還會主動幫客人拍照,我們還配備了補光燈、自拍杆,並不定期更換拍照小道具。當然了,高顏值的甜品纔是拍照的最大道具,95%的客人都會爲甜品拍照或與甜品合影。” 高顏值吸引了客人,客人拍照並在社交平臺上轉發,則帶來了更多的客人。這似乎已經成了不少“網紅店”的制勝“法寶”。 “‘網紅店’有兩大要素,一是網,二是紅。本質上,網是以互聯網思維經營,紅即是儘可能製造流量和熱度。”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新媒體研究所所長譚天在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互聯網給線下的實體門店帶來極大衝擊,尤其是在“網紅店”集中的餐飲業。 他分析說,一是出現了“大衆點評”之類的平臺,將線下店面的熱度和好評度進行量化排名,引導人們去熱度高、評價好的店面消費;二是微信朋友圈等展示生活方式的平臺越來越火,人們的消費行爲成爲了展示自我的方式;此外,各種互聯網營銷平臺的興起,也讓經營者有了更多製造流量的渠道。 排隊越長越火爆? 即使不合自己的口味,也會想圍觀或嘗試一下 對於“網紅店”來說,流量的一個重要外在表現,是排隊的人數。 “開業時很火。”“NOBIBI”店的工作人員說,幾乎每天都需要排隊。 “‘OCEANINLEJOJO’6月27日開始試營業,每天下午2點至6點、晚上8點至10點是用餐高峯期。”孫東克說,遇到高峯期,排隊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如果一家店門前排起了長隊,那這家店的食物應該不差。”甜甜直言,即使不合自己的口味,也會想圍觀或嘗試一下。據她所知,在內地其他一些“網紅店”,排隊已是常態,如鮑師傅、喜茶、“LadyM”等。 “讓一家店紅起來,第一步便是吸引流量。”譚天表示,很多“網紅店”在經營時,更注重社交屬性,賦予產品人格化的內涵,利用人們的認同感和好奇心,吸引消費。“比如說,有時候排幾個小時的隊買杯‘網紅茶’,不一定是口渴,很大程度上是親身體驗一把,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還可以順帶炫耀一把。” 追求個性是不少年輕人的特點。對他們來說,排隊不是爲了購買稀缺物品,甚至不是爲了產品本身,而是一種象徵,它代表的是自我滿足、時尚品味等。因網絡而興的“網紅店”,排隊人數的多寡,也會相應地反映到社交平臺上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排隊是檢驗一家“網紅店”是否優秀的直觀標準,也成爲商家營銷不可或缺的一步棋。 可當嚐鮮者散去,“網紅店”的這種火爆能夠持續多久,則真正考驗着每一位店主的經營能力。正如《拾味海南》作者之一、海南美食達人李子所說:“判斷‘網紅店’能不能長久,還要看顧客排隊的原因。” 模仿者接踵而至 一味追求流量,沒有核心競爭力,纔是致命傷 2017年7月,海口第一家“MYLAB分子冰激凌實驗室”加盟店開業,可如今,已是人去樓空。 該品牌聯合創始人表示,這是一個跨界餐飲品牌,是關於餐飲與藝術的跨界嘗試。彼時,該品牌的冰激凌也頻頻亮相各大社交平臺。 “我平常就喜歡喫冰激凌,當時被店裏製作冰激凌時煙霧繚繞的情景吸引,點了一款香草口味的,如果給顏值打100分,口感能打80分。”曾經品嚐過“分子冰激凌”的王玉瑩說。 “從網上的客戶評價來看,‘MYLAB分子冰激凌’還是一款不錯的產品,但經營一年,盈收狀況不理想,多方考慮後便關門歇業了。”“MYLAB分子冰激凌實驗室”海口加盟店店主蔡蔡說。 一夜爆紅,又迅速隕落。這是不少“網紅店”的尷尬現實。 2018年,一家名叫“答案”的奶茶店在海口誕生。在點飲品時,顧客在一張紙條上寫上自己的問題,取餐時,所點飲品的杯蓋上則寫着“答案”。例如:“我什麼時候可以脫單”“長髮及腰時”;“我什麼時候可以瘦下來”“大約在冬季”…… 這一創意迅速在海口走紅,也讓“答案”奶茶店收穫了火爆的人氣。可是,隨之而來的模仿者,讓這種火爆成爲了曇花一現。 “不久,滿大街都出現了類似的店,如‘占卜茶’‘回答茶’‘滿意答案茶’等,玩兩次就膩了。”消費者吳惠認爲,很多“網紅店”的產品和裝修,都有相似的配方和模式,其他同類的產品多了,本身的競爭力就下降了,“比如前段時間特別流行的‘髒髒包’,現在也沒多少人想喫了。” 吳惠的話正戳中了許多“網紅店”的痛點。海南省酒店與餐飲行業協會執行會長陳恆分析,一些“網紅店”的風格、產品,甚至是服務模式,同質化嚴重,可複製性強,競爭壁壘十分低。在追逐熱點、流量的大環境下,必然會導致衆多的模仿者,同類型的店多了,人流就被稀釋了。再加上創新乏力,註定了這些店並不會長久。 “追逐流量,並非‘網紅店’的原罪。很多‘網紅店’只重流量屬性,輕視產品和服務的本質,沒有核心競爭力,這纔是致命傷所在。”孫東克一言中的。 對此,李子也有同感,部分網紅店產品口感差強人意。他認爲若要做得更好,就要把心思放在產品本身,味道是立足之本,海南人口偏少,沒有好味道,一旦新鮮感過去,部分“網紅店”就會面臨虧損,經不起時間考驗。

  下一個“戰場” 只有“人紅物紅”,才能不斷抓住“引爆點”10月27日,恰逢週末,下午3時左右,在“ATOZcafe”上邦百匯城店,排隊的客人不少,一對情侶說,他們已經等了近1個小時。 “ATOZcafe”是海口的一家老“網紅店”,從2013年開業至今,已經開了多家分店。“前幾年,海口商圈不多,‘ATOZcafe’在初期走得很順暢。隨着近兩年各大商圈的崛起,同類餐廳增多,我們也出現了客流不穩定的情況。”“ATOZcafe”上邦百匯城店店長魏昌說,“爲此,我們通過增強產品研發力量,提升員工服務品質,不斷滿足客戶多元化的需求。客人現在願意花時間等位,從側面反映出對我們努力的肯定。” 意識到危機的不只是“ATOZcafe”。“店裏每個月都會研發兩三款新品,邀請老客戶內測、評價,以求產生刷屏的‘爆款’,使店面不斷保持熱度。”孫東克說,“我們最火的一款冰激凌的視頻,在抖音上有超過十萬的點擊量。” 在積累了初期人氣後,已經有不少“網紅店”開始思考未來的發展之路。“網紅店”到底是曇花一現,還是一種擁有長久生命力的新經濟形態?對此,陳恆認爲,“網紅店”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有着長遠的未來。當產品從稀缺走向大衆,企業的經營理念也需要跟着變化,不能再用“網紅店”的傳統思路經營。 “說起現階段的‘網紅經濟’,實則是‘注意力經濟’,說到底,‘網紅店’的存在是一個娛樂快消品的文化符號。”譚天認爲,過去“網紅店”的火爆,靠的是利用創意概念吸引消費者,但產品研發卻是許多“網紅店”陌生的“戰場”,產品乏力無法支持一家店持久走下去。 在譚天看來,“網紅經濟”已經逐漸步入“2.0時代”,只有“人紅物紅”,才能不斷抓住“引爆點”,其中的“人”,不一定是真實存在的某個人物,也可以是一種IP(知識產權)形象。 位於京華城的“海口寵物博物館”,從開業之初便在微信朋友圈連連刷屏。在不少愛寵人眼裏,這是一家十分特別的店,既可以爲寵物提供服務,也是一個供寵物主人喝茶聊天的場所。 “店面從裝修開始便注重樹立風格,打造自己的IP形象,以求和普通的寵物店或甜品店區分開。”“海口寵物博物館”負責人韓艾迪表示,店裏的壁畫、桌椅、杯碟甚至是包裝袋,都經過統一的形象設計,以給顧客一種獨特而親切的體驗。“我們還將打造粉絲社羣,把消費者連接在一起,通過定期開展線上交流和線下活動,增強他們的認同感。” 在交流中,不少從業者都提出了“創新的內容”“獨特的體驗”“專業的運作”等關鍵詞。在良幣驅逐劣幣的過程中,“網紅店”也將實現從“注意力網紅”到“價值型網紅”的轉型。 譚天認爲,現有的一些“網紅店”會漸漸消失,但新的“網紅店”會緊跟而上。很可能,服務會更專業,產品也會讓更多人滿意。 網上有句流行的話,“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對“網紅店”的未來來說,亦是如此。 (來源:海南日報深讀工作室)

  行者譚天頭條號上線,敬請關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