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普爱思将易主 新实控人有莆田系背景

2月26日晚间,莎普爱思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陈德康,拟将其所持公司7.24%股份转让予公司第二大股东上海养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养和投资)之全资子公司上海谊和医疗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谊和医疗)。同时,陈德康还将于2021年将其所持公司5.43%股份转让给谊和医疗或其指定的受让方。该次权益变动将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涉及公司控制权变更。上述交易完成后,公司的控股股东将由陈德康变更为养和投资,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将由陈德康变更为林弘立、林弘远兄弟。

值得注意的是,林氏兄弟有莆田系背景,二人父亲为林春光。启信宝信息显示,林春光目前担任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视界眼科)董事兼总经理、光正集团副董事长。而在历史关联企业方面,林春光曾在重庆国宾妇产医院有限公司、上海协和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莆田市远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莆田系医疗公司担任股东。

林春光曾公开表示,民营医院的发展需要有产业链思维。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史立臣分析称,养和投资此次拟受让莎普爱思股权,或是出于完善新视界眼科医院产业链布局的需要。(每日经济新闻)

悲催!两涨停后突暴巨雷 “游戏玩家”够刺激!

恺英网络连续两日逆势涨停后,27日晚间抛出了一颗重磅“炸弹”——公司2019年度拟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约21.82亿元。什么概念呢?2月27日,公司股价收盘报3.58元,总市值约77亿元,减值幅度相当于市值近三分之一。

2月26日、27日,恺英网络连续两日涨停,也连续两日上了龙虎榜。26日,买一的位置是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南海大道证券营业部,买入金额高达3086.68万元,卖出很少。

到了27日,该营业部就出现在了卖一的位置上,卖出总金额为3313.71万元。这个游资一日游,似已全身而退。随同上述营业部一道的,还有一个机构席位,卖出2603.35万元,买入则为0。

而不明真相的其他投资者,则是跟风买入。27日龙虎榜显示,前四位买方都是买入,而卖出则均为0,统统进入了“游戏玩家”设置的局。

在此次连续两日逆势斩获两个涨停板前一个月时间内,恺英网络不断释放利好消息,如抛出员工持股计划,斥资1亿元进行回购等,加上“游戏热”、第二批国产游戏版号下发的消息的刺激,公司股价被大肆炒作。

资料显示,恺英网络的实控人是王悦,曾在2016年以70亿元的身家,与滴滴创始人程维一同入选“2016胡润全球富豪榜”,成为中国最年轻富豪。不过,光环来的太快,去的也快。2019年6月,恺英网络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王悦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罪,经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批准,已被上海市公安局正式逮捕。(上海证券报)

昔日“股王”找到接盘方!实控人濒临爆仓 如今委身中文传媒!

“中国教育第一股”全通教育,股价曾一度暴涨至成为A股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超越贵州茅台的“股王”之一。而今,在市值跌逾90%之后,实控人拟出让控股权。

2月27日晚间,全通教育公告称,实际控制人陈炽昌、林小雅及其一致行动人全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全鼎资本”)、中山峰汇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峰汇资本”)近日签署了《股份转让框架协议》,拟转让其持有的占公司总股本6.8911%的股份。

据公告,除转让上述股份外,全通教育实控人还表示将持有的不超过总股本16.6089%的表决权委托给投资方,以使得投资方取得公司的控制权。后续若转让方有意向继续将所持有的公司股份转让给投资方,股份转让比例累计将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8.50%。意味着,此次投资方的目的直指入主全通教育。

投资方是由江西中文传媒蓝海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简称“蓝海国投”)、江西东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投集团”)共同投资设立的合营企业,并由该合营企业作为普通合伙人新设的合伙企业。

可以说,高调并购形成高额商誉是全通教育最终走向易主的最根本原因。因高额商誉最终因减值而影响业绩,无业绩支撑的全通教育股价一路阴跌,而这将使得实控人的股权质押出现爆仓风险,最终不得不急寻股份转让。据统计,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全通教育共计对外并购了11次,使得全通教育的商誉不断累高至2018年三季度末已接近14亿元,接近公司净资产的一半。去年收购吴晓波旗下公司最终以失败告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如果收购成功将导致商誉再增加10亿元,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这只股价曾经一度超越茅台成为两市第一股的“股王”,目前总市值仅为47.57亿元,距离2015年最高时的市值已跌去90%。(e公司官微)

“我和特斯拉真的没关系!”七连板的铜峰电子再次疾呼 疯狂游资听得见吗?

七连板后,铜峰电子涨得自己也坐不住了!面对市场的痴迷,公司再度发出澄清公告:我司跟特斯拉真的没任何关系!

“公司不生产超级电容产品,客户中也不包含特斯拉!”铜峰电子接连三个异动公告外加一则风险提示,高声疾呼与A股的“顶级流量”特斯拉之间“确实没关系”。

“正主”亲自下场“手撕”热点,却架不住市场掩耳盗铃、铆劲蛮干。

铜峰电子27日龙虎榜显示,前五大营业部共买入7960.98万元,卖出5574.14万元,净买入2386.84万元。

买入与卖出席位中,均是游资身影。(上海证券报)

库存积压只是表象 涪陵榨菜的业绩配不上37倍估值

又一只大白马走下神坛。2月27日晚间,涪陵榨菜公布了业绩快报。与往年动辄20%以上的增速相比,涪陵榨菜却很寒碜。2019年的营业收入只录得3.92%的增长。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竟下滑8.55%。

与业绩下滑不匹配的是涪陵榨菜的股价。受到疫情影响,消费者宅居在家,榨菜、方便面等耐储食品的需求大增。相关个股也受到资金追捧。2月3日以来,涪陵榨菜的股价已上涨20%。按照2019年的净利润估算,涪陵榨菜的股价对应市盈率高达37倍。可是按照此份业绩快报,涪陵榨菜的业绩增速显然匹配不上37倍的估值。

涪陵榨菜业绩下滑的原因是连续三年的激进扩张导致了渠道存货积压。为了降低渠道存货,涪陵榨菜从2019年起和经销商一起配合去库存,从而放缓出货,业绩下滑也就是情理之中了。但比存货积压更值得警惕的,是公司深耕多年的发达城市的经销商出现了动销变缓的迹象。而公司对这些发达城市的销售依赖非常大,华南地区市场占公司销售总额的28%。华东地区占了12%。(界面新闻)

北斗星通商誉暴雷背后:亏损超6亿11年利润打水漂 又拟定增10亿开拓新项目

2月27日,北斗星通发布2019年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8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6.4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07亿元,这也是公司自上市以来的首亏。

对于亏损,北斗星通表示主要原因为公司结合实际经营情况及宏观环境、行业政策的变化,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及相关会计政策规定,对商誉及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经初步测算计提资产减值金额7.05亿元。

1月14日,深交所就曾向北斗星通下发关注函,要求说明资产减值造成亏损的原因。在亏损面前,北斗星通却还在进行定增。2月21日北斗星通公告,对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中的发行方式、发行对象及认购方式、定价方式、发行数量和限售期进行调整,其中发行价格调整为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北斗星通此次拟募资不超10亿元,主要用于5G通信用核心射频元器件扩能及测试验证环境建设项目,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产品产能扩建项目等。(财联社)

41万股东被坑惨了,乐视再亏百亿,*ST康得亏超50亿,谁是“退市种子选手”?

曾经亏损138万夺得当年A股“亏损王”的乐视网2019年再亏113万,合计三年连亏290万,或难逃退市命运了。昨天披露业绩快报的还有*ST康得,2019年亏损58亿,还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也被投资人列为“退市种子选手”。

乐视网、*ST康得两家公司目前分别有股东28万、13万,这41万股东最终迎来何种结果不免让人担忧。(中国基金报)

申通快递净利降30%:以利润换市场 能否王者归来?

2月27日, 申通快递披露2019年业绩快报,公司营业收入230.67亿元,同比增长35.58%,归母净利润14.33亿元,同比下降30.06%。

2019年,公司完成业务量73.70亿单,在六大快递公司中仅高于顺丰控股;快递服务业务收入226.80亿元,在A股4家快递公司中倒数第一。

虽然目前在六大快递公司中垫底,但申通快递却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快递行业的开创者。1993年,顺丰和申通分别在珠三角、长三角成立,北京1994年初诞生了宅急送,形成了中国快递行业的初期格局。

但在去年阿里巴巴入主后,申通快递打法大变。最简单粗暴的武器——价格战,重出江湖。另一方面,抱上大腿的申通快递财大气粗,加大业务投入。2019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投入分别增长了50.77%、65.75%、444.91%。其中研发投入特别值得一提。2017年公司研发投入仅十几万元,到2018年猛增300倍至4362.14万元;2019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5362.29万元,同比增长444.91%。

阿里巴巴为申通快递助力颇多,包括帮快递业务上云,带公司布局金融业务等,最终能否助公司重回巅峰?(斑马消费)

海能达遭美企索赔52亿:资金链堪忧 如何过难关

近期,长达三年的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MSI:US,下称“摩托罗拉”)诉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002583.SZ,下称“海能达”)侵权案有了新进展,美国法院陪审团认定海能达方面侵权。2月17日海能达披露,美国伊利诺伊州一联邦地区法院陪审团裁决,海能达及两家美国全资子公司侵犯摩托罗拉商业秘密及美国版权,应向后者支付共计7.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3亿元)的赔偿金。

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事件令海能达股价巨震,当日大跌8%以上。公司表示,裁决将对其2019年净利润构成重大影响,不排除净利下滑或者亏损。

过去几年,经营顺风顺水的海能达似乎忘了资本市场的残酷,公司不仅耗巨资建大楼,还并购了不少海外资产,致使短期偿债能力骤降。而今巨额赔款一触即发,这是否会波及公司未来的业绩和增速,它能承撑得住么?(投资者网)

会畅通讯站上云办公风口 股价三周翻番背后商誉悬顶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远程办公需求集中爆发,涉及云办公的板块拉升走强。上海会畅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会畅通讯”),因多方通信云会议服务站上了市场风口。

从2020年2月3日起,截至2月25日收盘,会畅通讯股价从每股32.89元上涨至75.04元,三周内股价翻番,7次登上龙虎榜,并多次冲击涨停。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公司股价一路走高的同时,股东却在减持。在节后连涨期间,会畅通讯股东彭朴完成了自己的减持计划。公开资料显示,公司股东彭朴在减持计划期间内合计减持258.33万股,占会畅通讯总股本的1.48%。其中,彭朴于2020年2月3日至2月5日减持12.602万股,减持均价为35.25元/股,套现约444.15万元。

近年来,尽管会畅通讯快速完成了产业链上下游闭环布局,但公司发展的背后仍存隐忧。在并购行业企业布局产业链的同时,会畅通讯也为公司增加了巨额商誉。截至2019年9月30日,会畅通讯的商誉约7.62亿元,在总资产及净资产中占比分别为47.54%和74.85%。

据其2019年业绩预告称,实现归母净利润9000万元至9480万元,同比增长457.94%—487.70%。从数据上,会畅通讯业绩虽有大幅增长,但是并未达到承诺预期。该公司在并购明日实业、数智源时约定业绩承诺,2019年、2020年明日实业、数智源合计承诺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亿和1.22亿元。而会畅通讯2019年业绩预告却低于两者合并业绩承诺。

站在“云办公”风口之上的会畅通讯,在股价飞涨背后,业绩不及预期、商誉高悬或许会成为其未来前行路上的隐忧与挑战。(投资者网)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