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基金不等于爆款收益 抱团科技股需防踩踏风险

2月28日,受外盘市场影响,A股再次大幅下挫,创业板也不能幸免,公募基金的日行情更是“哀鸿遍野”。

这也给锁定科技板块预定爆款的基金公司敲响了警钟,如此背景下,也对后来的同类型爆款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建仓的节奏和股票仓位比例的把握。新基金可以利用封闭期的机会不急于建仓,耐心等待板块估值调整到位;其次是对科技板块的子行业进行合理的筛选,结合目前正在披露的上市公司年报,选择已经有一定业绩释放的公司长期持有,毕竟板块未来的投资逻辑还是要落到产业趋势、公司竞争力和业绩上来。

综合《红周刊》采访,多位业内人士担心过热的科技板块一旦出现较大调整,对公募基金而言,急有可能会出现踩踏风险。曾几何时,对于一些小盘股,基金经理的选择会比较谨慎。但随着去年以来科技类股票的“平步青云”,业内这一约定俗成的清规戒律逐渐被打破,毕竟科技板块的财富效应明显;但随着泡沫越吹越大,踩踏的风险确实客观存在。(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千亿资金借道公募进场 基金经理看好这些板块

节后至今的一个月里,A股一波三折。节后首日大跌后强势反弹走高,而本周又因外围市场波动等因素出现回调。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的一段“蜜月期”里,超千亿资金希望借道公募来间接参与股票市场。

从2月开启认购的基金来看,出现频次最多的是科技类基金。2月发行的基金中有8只产品投资范围中明确表示,投资科技创新、科技驱动等科技相关板块证券资产占非现金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其中已成立6只,首募133.68亿元。同时,还有一只首募规模达107.63亿元的华夏中证新能源汽车ETF,也为这一板块增添了过百亿资金。此外,还有投资比例不低于80%的家电/电子、消费、蓝筹、龙头、价值等主题基金。

同时,在2020年以前成立的存量ETF中,5G通信、半导体、创业板、证券等都是投资者加仓的重点。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8日,节后至今份额增量最多的十只ETF中,通信、半导体、证券相关ETF各两只,另4只则是新能车、创业板50、科技ETF和计算机ETF,这10只基金与节前相比增加了近270亿份,其中份额增长最多的当属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ETF,较年初增长89.31亿份。(每日经济新闻)

基金投顾试点再扩容 银河、中金等7家券商和2家银行获批

券商中国记者独家获悉,包括银河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华泰证券、国联证券等7家券商获批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资格。这也是首批获得该试点资格的券商。与此同时,记者获悉,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作为首批获批银行,也出现在这一批基金投顾试点资格名单中。

试点券商、银行将可以在公募基金领域接受客户的全权委托,根据与客户协议约定的投资组合策略,投顾可以代客户做出具体基金投资品种、数量和买卖时机的决策,并代客户执行基金产品申购、赎回、转换等交易申请,开展管理型基金投资顾问服务。(券商中国)

1月股票策略平均收益勉强翻红 但赚钱私募不足一半!

1月上半月上证综指上冲3100点,下半月受疫情拖累明显。1月开启的春季躁动延续至1月上半月,景气的宏观数据与宽松的流动性驱动上证综指突破2020年4月以来的高点。但进入下半月,疫情进入视野,指数逐渐受到拖累。疫情对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带来多方面影响,自1月20日以后,市场逐渐注意到疫情的快速发展,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1月23日上证综指下跌2.75%。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不完全统计,2020年1月共有9423只成立满1个月并有持续业绩记录的股票基金纳入排名,平均录得0.11%的收益率。1月份有4711只产品赚钱,正收益占比49.99%,但最大跌幅达到39.01%。(来源:私募排排网)

5只公募MOM获反馈意见

证监会官网2月28日显示,招商惠润一年定期开放混合型发起式管理人中管理人(MOM)、创金合信群星一年定期开放混合型管理人中管理人(MOM)、华夏博远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管理人中管理人(MOM)、建信智汇优选一年持有期混合型管理人中管理人(MOM)、鹏华精选群英混合型管理人中管理人(MOM )五只产品当前审批进度显示已于2月18日获第一次反馈意见。其中,招商和创金合信旗下MOM产品申报材料于2019年12月25日接收,华夏和建信的两只产品材料于2019年12月26日接收,鹏华的产品材料于2020年1月6日被接收。

自2019年12月6日《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管理人中管理人(MOM)产品指引》发布以来,12月25日即有MOM产品正式上报,其中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各类型均有涉及。(来源:中证网)

爆款基金=行情见顶? 不一定! 或许是行情新起点,这些爆款基金成立于牛市早期

下图为券商中国记者整理的爆款基金数量与A股市场行情的关系,图中橙色图线为万得全A指数,成分股为两市所有股票;蓝色柱状线为爆款基金数量,按月统计,且爆款基金指发行规模大于100亿的主动偏股型基金;红色柱线为万得全A指数的成交量。

数据来源:Wind

整体上来看,爆款基金并不一定意味着市场行情见顶,也存在部分爆款基金于牛市起点时成立的案例,但爆款基金确实大概率出现在市场行情的阶段性高点。

招商证券研究报告亦表示,“公募基金发行火热、爆款基金热销并不能简单等同于市场高点,关键还是要综合考虑市场流动性和估值等因素辩证分析。目前全部 A 股估值仍处于历史平均水平以下,估值仍具吸引力;另外,市场处于低利率环境,并且根据我们的判断,2020年市场仍有望维持低利率,尤其下半年可能进一步打开利率下行空间。所以我们认为当前火爆基金的情况更类似 2006 年,只是新一轮居民资金加速入市的开端,未来公募基金发行热度有望延续,居民资金将通过公募基金加速入市。(来源:券商中国)

张江创投: 私募基金兑付无时间表 资金去向成谜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由上海张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张江创投”)发起的“张创大数据中心专项投资私募基金”(以下简称“大数据基金”)项目,原本应于2019年9月截止,不过至今尚未完成对投资人的兑付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募集资金用途为通过并购上海灏迪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股权,取得该物业所有权,用以建设张创大数据中心。

除了大数据基金存在延期兑付情况外,记者还注意到,张江创投还有其他基金项目存在违约情况,同时,其旗下多个公司及投资项目存在经营异常等状况。(来源:中国经营网)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