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農村人,做農活都習慣藉助器具來提高效率,從以前的牛、犁、鐮、耙,到如今的各式農業機械,總之,農業器具的進步,就是農業的一種進步,同樣,也讓農村人的種植更爲輕鬆了。

今天,咱們不聊那些高大上的,什麼旋耕機呀、播種機之類的,咱都不聊,咱今天帶大夥兒來看看一種比較冷門的農用器具,這可是農村人自己琢磨發明的哦,雖然看起來比較簡單,但能琢磨出這樣的主意,確實不簡單,這人是哪村的,讓我認識一下好不好!先賣個關子,我們一起去田地裏瞧一瞧。

時下,正值菊花種植戶最爲忙碌的季節,這種菊花,雖然看起來也很漂亮,但並不是純粹的觀賞性菊花,而是具有一定的藥效,對,就是藥用菊花,烘乾後,一般用來泡茶喝,或者做枕頭,功效都是非常棒的。

種植菊花,最難的並不是銷售,而是採摘菊花的花蕾,以往,種植戶都是搬個小板凳,坐在田間一朵一朵地揪,大家可以想象,那效率應該有多低下呀。

若是放到現在,單勞動成本就讓人受不了,除非鮮菊花的價格能賣幾十塊錢一斤,然而,那是不可能的。

據種植戶吳大叔介紹,這裏是種植菊花的專業村,蘇北菊已經採摘銷售完畢了,眼前這種菊花叫杭白菊,再過十多天,咱當地特產亳菊又開始上市了。

像這種杭白菊,如今鮮貨能賣4元/公斤,管理好的話,一畝能產鮮貨一噸左右,對,也就是說每畝能有4000元左右的收益,最關鍵的是,咱這是在芍藥田裏套種的。

在我們村,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植菊花,大家之所以敢種植,就是因爲有了這個神器。

吳大叔說着,指了指綁在電動三輪車上的鐵箅子,向大家介紹,別看就幾根簡單的鐵棍,可對於咱們菊花種植戶來講,這就是歷史性的推創造,將咱摘菊花的效率提升了10倍都不止。

就是因爲有了這東西,咱無論種植多少菊花,都不用爲摘菊花而煩惱了,像以往,摘一畝菊花,可能要十天,現在一天就可以搞定,你說這東西價值有多高?

看到這種神器,佰秀也忍不住手癢,上前試了幾把,還別說,特別容易學,將菊花頭部往鐵箅子上一砸,再用力一抽,菊花就和植株分離了,特別省事兒。

一些簡單的小創意,就能解決農業中的大問題,像這樣的農業發明創造家,應該再多一些纔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