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金庸走了,青春沒了,緬懷武林泰斗!

他落筆,江湖轟然而出。

他轉身,江湖餘波未了。

從此,

笑傲江湖成絕響,人間再無俠客行

10月30日晚,港媒報道,武俠泰斗金庸逝世,享年94歲。

緬懷

金庸本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海寧,1948年移居香港, 是新派武俠小說最傑出的代表作家,香港著名的政論家、企業家、報人,與黃霑、蔡瀾、倪匡並稱“香港四大才子”。

古龍的早逝,金庸的封筆,被喻爲武俠黃金時代終結的最後兩曲輓歌。

金庸先生的逝世,對於武俠迷來說,快意恩仇的武俠夢戛然而止了。他笑傲的這個江湖,也結束了。

自1955年起筆動筆,至1972年封筆金庸共寫武俠小說15部,取其中14部作品名稱的字首(外加一部《越女劍》),集成一副對聯,即就是: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幾十年來,這“14個字”被翻拍成電視、影視劇高達90次。

金庸作品流行的程度,被譽爲:“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俠小說。

一生成就卓然,而今巨星隕落。

金庸的武俠世界裏,有刀光劍影的江湖天下,更有纏綿悱惻的愛恨情仇。

金庸,早已從一個名字,化爲了一個符號。

1963年,金庸(右)《倚天屠龍記》簽約儀式現場

華羅庚說:武俠小說是“成人的童話” 。

在這個童話的王國裏,金庸,無疑是成年人的安徒生。

在他創造的武俠世界裏,白馬嘯嘯,逐鹿中原,笑傲塵世,書劍無情,神仙俠侶,俠客歸隱,蒼海一聲,笑傲江湖!

他是著名的武俠小說家、是一代傑出報人、是學者、是華人文化界的重要的人物之一,見證了上世紀中國無數重大歷史事件。他是武俠文學的集大成者,也有家國天下的參與。

△1981年,金庸攜家人去北京訪問,受到鄧小平接見

他寫武俠,

開啓了一個新的武俠時代,

被譽爲一代宗師。

功成名就後,封筆歸隱;

他辦報紙,

《明報》成爲香港最具影響力的報紙之一,

登峯造極後,掛冠而去;

他做學問,

全院七個系,他能教六個系,

一覺自己學問不夠,

81歲高齡又赴英國學習;

他建書社,

書舍建成後,退隱江湖

曾有人問過金庸“人生該如何度過”?

先生說“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只要有人在,就有江湖,而江湖裏會永久銘刻上先生的名字。

有人說:活着的時候,讀者就以億來計算的作家,古今中外僅此一人,就是金庸;

有人說:感謝老先生留下的永遠不能替代的江湖,您一走,江湖變了滄桑;

有人說:這個10月,過分悲傷。追過的球星退役了,看過的漫畫完結了, 喜歡的歌手隱退了,讀過的作者去世了, 崇拜的偶像消失了,童年的座標沒有了,90後開始失去了……

兒女情長今猶在

江湖俠骨已無多

謝謝先生曾帶給我們的江湖夢

我們會銘記

再見,金庸

再見,江湖

【金庸經典作品混剪】

|信息、圖源自網絡

▍來源:網絡

▍易門潮生活責任編輯: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