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懷榮

圖爲平遙古縣衙外觀。資料圖片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至今已有2700餘年的歷史,是目前保留下來的中國古代城市的原型。自公元221年實行“郡縣制”以來,平遙就一直作爲中國北方商埠重鎮,甚至一度成爲中國近代金融業的控制中心。如今平遙城內有大小街巷100餘條和3797處傳統民居都還保持着原來的歷史形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遊平遙古城,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它古老的城牆,而是那些古楹聯。

楹聯,又稱對聯或對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平遙古城,歷史悠久,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文化底蘊深厚,不僅具有享譽中外、聞名遐邇的晉商文化,而且具有內涵豐富的楹聯文化。

平遙楹聯內容豐富涉及面廣,而且有不少楹聯是出自書法名家之手,不僅可以使你欣賞到豐富的楹聯內容,而且可以欣賞到高雅的書法藝術。磚雕木刻,形式多樣,正草隸篆,字體各異,琳琅滿目,精彩紛呈。徜徉於平遙古城,楹聯隨處可見,有縣衙署聯、民居聯、寺廟聯、戲樓聯、票號聯、當鋪聯、街聯、茶館聯、藥鋪聯,就連廁所門上也書有楹聯——“因人而設來隨便,解君之急可自由。”橫批:“嚴守禁例”。

楹聯最多、最集中的地方要數平遙古縣衙。走近平遙古縣衙,首先吸引眼球的是它的衙門聯:“莫尋仇,莫負氣,莫聽教唆,到此地費心費力費錢,就勝人終累己;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時世,做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難欺天。”

上聯所表達的是“慎訟”原則,它告誡民衆提起訴訟前要冷靜思考,獨立判斷,不要製造訴累,訴訟畢竟費心費錢費力;下聯所表達的是“公斷”原則,告誡司法官員斷案要廉潔公正,審時度勢,依法處理糾紛,斷案並非可以爲所欲爲。

“慎訟”和“公斷”是我國傳統法律文化的精神,古代如此,今天亦如此。雖然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法律制度之健全以及法治理念之弘揚,非古代封建社會可比,但無論從構建和諧社會的角度來看,還是從司法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來看,或者從當事人的利益,如訴訟所花費的時間、財物和精力來看,提倡“慎訟”仍然是必要的。而對法官來說,“勤”“清”“慎”是需恪守的司法倫理,提倡“公斷”是司法永恆的主題。因此,這副楹聯對於我們今天的民衆和法官來說,仍具有教育和警示的意義。

進儀門,是一副儀門聯:“門外四時春和風甘雨,案內三尺法烈日嚴霜。”古代的法律多指刑事法律,其不僅嚴肅而嚴酷,腰斬、凌遲等酷刑令人毛骨悚然,就是縣衙裏排列的棍棒也足以使人產生畏懼感。所謂“三尺法烈日嚴霜”,表明了古代法律的嚴酷性和權威性。古代法律的嚴酷多不可取,但是法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卻是法律的生命力。人們對法律應當有一種敬畏的意識,對法律的輕蔑是對法治最大的破壞。古代如此,今天亦如此。我國法治建設之所以艱難,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對法律敬畏的濃厚社會風氣還不夠濃厚。其典型表現如“執行難”問題,如果連法院的判決都無權威性,談何建設法治社會?其次,該聯還表達了警示民衆應“慎訟”的原則。所謂門外四時如春,和風細雨,案內法律無情,烈日嚴霜,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營造出縣衙內外完全不同的氣氛,告誡人們必須慎訟,如果不慎重,濫用訴訟,所面臨的將是“烈日嚴霜”。

如果說衙門聯如當頭棒喝,那麼大堂聯則是對身爲判官的語重心長的告誡:“喫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進得二堂,又是一副二堂聯:“與百姓有緣纔來到此,期寸心無愧不負斯民。”導遊特意提醒遊客認真看就會注意到二堂聯中“愧”字少了“鬼”上一點,“民”字頭上卻多了一點,意即對民要多一點愛,少一點愧。此二聯以平實的語言道出了官與民的關係,極富民本意識。古代法官尚且有如此高的思想境界,如今人民法官更應該做到以人爲本、司法爲民,更應該做到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

更讓人感念的是古代官員“八小時之外”的嚴謹作風,這從縣衙內宅聯可見一斑:“治賦有常徑,勿施小恩忘大體;馭官無製法,但存公道去私情。”此聯猶如晨鐘暮鼓,發人深省。分清公與私、法與情,堅持原則,不徇私情,縣官法官“八小時之外”也不忘敲打自己。提醒爲官者應盡職盡責、處事公道,如違背了法律、民心不僅會受到懲罰,還會遺臭萬年。

按照明清兩代的規矩,縣令上任是不許帶家眷的,而且必須在離家鄉500裏以外的異地當官,且三年任期內不許家眷來探親。按照規定,縣令每年過年有一個月的探親假。那麼,縣太爺平時的日子是怎麼過的呢?每天處理完繁雜的公務,大概只能在後花園放鬆一下。即便如此,也不能忘修身養性,且看花廳中堂聯:“魚因貪餌遭鉤系,鳥爲銜蟲被網羈。”此聯融景於情、寓理於情,警鐘長鳴。

這幾副楹聯無不告誡人們,名節源於修養,境界升於內省。當好一名官員,要模範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講操守,重品行,耐得住清貧,擋得住誘惑。生活在當今的世界裏,“八小時之外”我們更要懂得慎獨和自省。

從上述古城楹聯中,我們可以品味出我國古代楹聯文化中所流露出的濃郁法律文化氣息。

遊平遙古城,品古城楹聯,從中可以給遊人許多的啓示和反思。

(作者單位:福建省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