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总价、单价和数量

学习内容:教材第18、19页,总价、单价和数量。

学习目标:

1.结合购物发票,经历总结和归纳“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数量关系的过程。

2.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实际意义,知道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能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积极参加学习活动,获得总结、归纳数量关系的数学经验。

学习重点:发现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式,并运用这个数量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理解“单价”、“数量”、“总价”这三个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课前准备:价格标签,发票售货单,课件。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课本18页的购物发票。

1、让学生观察发票,说一说从中了解到那些数学信息。

2、提出“说一说”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发票中的单价、数量、金额各表示什么。(板书:总价、单价和数量)

设计意图: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更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同时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导学解疑,探究新知:

(一)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教学时先出示超市图。让学生例举日常生活中了解的物品的价格。接着教师例举一组题从而引出这三个数量名称的含义。

1、单价的含义:

师:昨天老师请同学们到超市等地方去了解一些商品的价钱,老师也去了解了一下。这是老师了解到的三件商品。

(出示实物投影。)

师:刚才这些都是老师了解到的商品价格,下面请你们来说说你所了解的一件商品的价钱。

2、数量、总价的含义:

师:现在老师买了8角这样的铅笔3支,请你口算一下,总共需要多少钱?买这样的2只皮球呢?买这样的4千克小鱼呢?

(二)探索“单价”、“数量”、“总价”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师:请看一张因不小心而污染的发票,你会填出污染的内容吗?

如果你能算出空格里面的数据,那数量关系式自然就会知道了。

1、出示发票

讨论:①用什么方法算出污染处的数量是多少?

②你是怎么想的?

(生①:因为每本笔记本4元,是单价,买6本就是数量,就要付6个4元,可算出总价24元所以数量关系式是:单价×数量=总价)(板书)

(生②:3支同样的圆珠笔是15元,这里告诉我们“总价”和“数量”,要求单价先是把15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5元,数量关系式是:总价÷数量=单价)(板书)

(生③:一只皮球5元,这是单价,35元是总价,要知道35元里有几个5元,就可以买几只皮。

2、归纳总结

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设计意图: 以讨论、合作、学习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地、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明确三个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关系,在活动中经历了知识发生的全过程。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而且在参与公式推到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师:你们会不会应用这三个数量关系式来解答应用题呢?请大家先独立列式计算下面这组题,只要写上单位名称,答句暂时不写。数量关系式等交流时口答。比比谁做得最快。

师:这次谁愿意向全班汇报,就自己举手,发言时要用今天学到的三个数量名称,讲清楚题中已知什么,求什么,它们的关系是什么?再说说算式和结果。

(1)学校图书室买了12本故事书,每本4元,一共用去了多少元?

(2)学校图书室买了故事书一共用去48元,每本故事书4元,买了几本故事书?

(3)学校图书室买了12本故事书,一共用去48元,每本故事书多少元?

设计意图:让学生加深了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思维方式的理解,并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会了什么?怎么学会的?对以后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好处?)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u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同时进一步让学生感悟这一数学内容从实践中来,又回到生活实际中去的道理,从而增强数学常识的培养。

五、板书设计

总价、单价和数量

      每价商品的价钱叫单价,一共花的钱叫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六、布置作业:和妈妈去购物时,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主动帮妈妈算出需要的钱数。

七、课后练习:

1、先说出已知的是什么,要求什么,数量关系式,再列式计算。

(1)遥控小汽车每辆130元,买了2辆,一共需要多少元?

(2)学校图书室买了9套故事书,一共花了90元,每套故事书多少元?

(3)每支钢笔8元,妈妈买钢笔花了48元,你知道妈妈买了几支钢笔吗?

2、说说根据条件补一个问题。并解答

(1)一双球鞋16元,买3双,_____________?

算式:

(2)4条毛巾12元,__________________?

算式:

(3)一本笔记本8元,用56元________________?

算式:

3、学校组织夏令营,共有387名同学参加。已知水族馆每人26元,科技馆每人28元。

(1)去水族馆需要多少钱?

(2)去科技馆准备12000元钱,够吗?

4、玲玲和明明买笔记本,玲玲买4本用去16元,明明买3本用去15元,谁买的笔记本贵?

答案:1、(1)已知遥控小汽车每辆130元,买了2辆,要求一共需要多少元?

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列式:130×2=260(元)

(2)已知买了9套故事书,一共花了90元,要求每套故事书多少元?

数量关系:总价÷数量=单价     列式:90÷9=10(元)

(3)已知每支钢笔8元,一共花了48元,要求买了几支钢笔?

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     列式:48÷8=6(支)

2、(1)一共花了多少钱?16×3=48(元)

(2)每条毛巾多少钱?12÷4=3(元)

(3)可以买多少本笔记本?56÷8=7(本)

3、(1)387×26=10062(元)

(2)387×28=10836(元)10836<12000

答:去科技馆准备12000元钱,够。

4、16÷4=4(元)

15÷3=5(元)

4<5

答:明明买的笔记本贵。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