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以上的腦卒中患者存在睡眠障礙,這個比例接近一般人羣的2倍。”在中國睡眠研究會發起的“世界睡眠日”大型科普講座中,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樊東昇教授提醒,腦卒中患者更應關注失眠,及時干預、科學用藥治療失眠可顯著改善預後。

睡眠障礙要警惕腦卒中

研究顯示一般人羣的睡眠不適率爲26.2%,而國內外的研究顯示,腦卒中患者出現睡眠障礙的比例均超過50%。至於原因醫學界尚無一致的結論。不過,樊東昇表示,已有研究結果表明,這可能和腦卒中患者的腦血流量、血流速度和血容量減少,中樞神經遞質失調,與覺醒有關的神經遞質減少等因素有關。

“腦卒中患者易失眠可能和疾病本身易導致抑鬱、焦慮、冷漠等精神症狀有關。”樊東昇表示,研究顯示,腦卒中患者出現抑鬱的比例高達61.3%,出現焦慮的比例高達22.6%。失眠爲這類神經精神症狀的前期及一般表現。

失眠與腦卒中互爲因果

樊東昇提醒,嚴重的睡眠障礙影響腦卒中的預後,如不及時干預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影響腦卒中患者的康復,導致除了神經功能缺損不易恢復外,對認知、記憶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損害。

事實上,腦卒中和睡眠障礙互爲因果。長期失眠的人也容易出現腦卒中。已有研究表明,長期失眠的人發生腦卒中的風險比非失眠者高出54%。“可無論是老百姓還是臨牀醫生,對腦卒中相關性睡眠障礙均重視不夠,就心腦血管病發病風險因素和併發症而言,睡眠障礙均未被列入其內。”樊東昇表示。

治療失眠應“按需用藥”

中國睡眠研究會的數據顯示,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無論是腦卒中患者,還是普通失眠患者對睡眠障礙的治療還存在很大誤區:有一部分人因怕產生藥物依賴,有了嚴重的睡眠障礙也拒絕就醫或用藥;還有一部分人不遵從醫囑,自己隨意喫安眠藥。

樊東昇表示,1/3的失眠患者無須藥物治療,治療失眠最重要的方法是注意睡眠衛生,包括調整作息時間,睡前不要服用有興奮作用的食物和藥物如酒精、咖啡、濃茶等,爲睡眠提供一個好的環境等。對於通過放鬆身心、調整作息方式均無法改善睡眠狀況的患者,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用藥,避免成爲慢性失眠。

“切忌長期濫用安眠藥物。目前患者使用的主要是苯二氮卓類鎮靜催眠藥物,長期服用會產生依賴,用量會越來越大,副作用也較大。”樊東昇建議長期失眠者及時到專業醫療機構診治,可選用新型非苯二氮卓類鎮靜催眠藥物,減少不良反應。

對於腦卒中伴有睡眠障礙的患者,除了要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外,還要及時治療睡眠障礙,以改善預後,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另外,腦卒中患者服用的有些藥物可能會影響睡眠,如治療高血壓的利尿劑等,應及時調整。

更多健康資訊請關注阿亮醫生微信訂閱號:aliangyishen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