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能言善辯之人能用一張三寸不爛之舌換來無上的福分,但若自己的這張嘴說錯了話,輕則損財,重則會招致殺身之禍。

三國時期名士如雲,其中堪稱第一名士的,當屬北海孔融。孔融在當時究竟有多大名氣?曹操的兒子曹丕在評議世間名士之時,一共只列舉了七個人,其中第一個就是孔融。曹丕評價“今之有文人,魯國孔融文舉”,正因此還有人說“漢末名人,文有孔融,武有呂布”。

一直到今天,孔融在中國仍然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很多對歷史不感興趣的小孩子不一定知道諸葛亮、劉備,但卻一定學過“孔融讓梨”的典故。因此,將孔融列爲“三國第一名士”十分合情合理。即便是被後人無比推崇的諸葛亮,在當時也難以企孔融之名

孔融雖以“讓梨”名垂青史,但他所做的可不僅僅是“讓梨”這麼簡單。孔融善辯,從小就喜歡辯論,練就了一張三寸不爛之舌。孔融性格直率,董卓獨霸朝政之時,萌生了廢皇帝的心思。孔融得知後,竟敢當面與董卓爭辯,最後被氣急敗壞的董先生髮配到北海國剿黃巾賊。這次經歷也成了孔融第一次嚐到了“禍從口出”的滋味。

好在黃巾賊不過是一羣烏合之衆,北海的形勢很快便趨於穩定。和孔融不對付的董卓也因爲犯了衆怒,致使關東義士興兵討伐。結果孔融並沒有因爲惹怒董卓而遭殃,但也正因爲他安然無恙,這才爲他日後惹怒曹操埋下了伏筆

公元204年,在官渡之戰中取得勝利的曹操渡過洹水,北上攻鄴,以清除袁紹的殘餘勢力。曹軍破城之後,除了斬殺不降服的人,還搶奪袁紹家族的女性,比如曹丕就強娶了袁熙的妻子甄姬。孔融看到曹軍所爲,心中十分不爽,於是又動起了三寸不爛之舌。

孔融先是給曹操寫了一封信:“周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意思就是武王伐紂成功後,把妲己賜給了周公姬旦。曹操讀後大驚,因爲從小到大他都沒聽說過這個事情,於是就主動請教孔融。孔融毫不避諱地說:“當然在歷史上出現過,但是沒出現過也要說成出現過,要不然如何解釋曹軍在鄴城的所作所爲?”

曹操一聽,馬上意識到孔融這是在諷刺自己。曹操何許人也?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孔融一句話敢負曹操,曹操就敢因爲這一句話殺你全家。孔融的伶牙俐齒最終還是給他帶來了禍患

孔融喜好賓客,家中時常舉辦宴席。因爲他名氣太大,天下士人都會來湊個熱鬧,所以席間總是熙熙攘攘,賓客滿堂。曹操趁機找了個藉口,說孔融“招合徒衆”,並且“誹謗朝廷”,趁機“欲圖不軌”,於是將其全家打入大牢

公元208年,孔融一家被處死,甚至7歲大的小孩也不放過。頗爲諷刺的是,孔融死後,除一個不知死活的老友外,竟然沒有一個人敢上前爲其收屍!看來孔融昔日家中的賓客,不過是些酒肉之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