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理財中,風險和收益往往是並行的,收益越高風險性也就越大。然而很多投資者往往只注重收益而忽略了一系列的風險問題,尤其是家庭理財中,經常出現許多“別樣”的投資風險,讓投資者無法顧及。

1、考慮短期收益,缺乏整體、長遠規劃。

不少人把個人理財看成了即期收益的方式,對自己的家庭收支平衡性、資產配置以及投資產品缺乏考慮,對未來生活和財務狀況的變化以及風險承受能力缺乏統籌規劃。

2、對風險和收益的關係認識不足,盲目追捧所謂“低風險、高收益”理財產品。

風險與收益的關係常常是“高風險意味着高收益、低風險意味着低收益”,因此對於一些理財機構承諾高收益、低風險的理財產品要持警惕態度,不要盲目追捧。

3、分散風險意識不強,把所有的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裏。

不少人在投資理財產品時,過高地估計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把大筆資金投入到股票、房地產等目前看好的項目中去,在出現失業、重病等突發狀況時相當被動。因此,把資金按照自身實際情況分配到活期存款、債券、房地產及股票中去,纔是恰當的理財方式。

如何控制個人資產投資比例,在不同的年紀也是有所不同。可以看看美國人如何把自己的個人資產通常按年齡段不同來確定不同的投資比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可承擔風險公式:

可承擔風險=(100-現年齡)*100%。

30歲,在儲蓄上投入30%,各種投資投入70%

40歲,在儲蓄上投入40%,各種投資投入60%

50歲,在儲蓄上投入50%,各種投資投入50%

60歲,在儲蓄上投入60%,各種投資投入40%

....

隨着年齡增長,投資比例不斷減少,即年齡越大投資行爲越應該保守。當然,這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調整。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防範家庭理財中的風險呢?

1對風險進行評測

在進行家庭投資前,要仔細計算家庭的收入、現金、實物資產及金融資產,分析各類理財產品的風險,從而規避風險性高的理財項目。

2轉移風險

家庭通過合法的交易和手段,將投資風險儘可能的轉化出去。如家庭不直接參與投資項目,而向承擔項目的個人或單位投資,部分讓利給承擔者,便可將風險轉化到承擔者身上,從而規避投資風險。

3分散風險

注重資產結構的優化組合,可採取分散投資的方法,將投資風險分散在不同的理財產品上。家庭理財可以將可用資金分散於儲蓄存款、信用可靠的債券、股票及安全性較高的P2P理財平臺。分散投資,即使部分投資受到損失,也不至於滿盤皆輸。

4做好風險補償

這是對家庭投資已遭受損失後的一種補救方法。家庭應從投資收益中定期按比例提取一定的資金,作爲風險損失準備金,對損失進行補償,以穩定家庭生活。

如果到了中年,你的工資已經不再是你收入的主要來源,而是其他渠道給你源源不斷帶來複利,還會焦慮嗎?

我們普通人,能接觸到複利的方式之一,就是基金投資。基金投資,又被稱爲懶人投資法。

“股神”巴菲特,在管理基金41年裏,基金資產年平均增長率達到21.5% !那作爲普通的投資者:

如何才能挑選一隻好“基”?

投資基金一定不會虧嗎?

投什麼樣的基金收益最大?

怎麼定投?什麼時間點進入?

如何規劃適合自己的基金投資方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