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明明有皇子,都已成年,爲何還要傳位給自己的兄弟?

趙匡胤之後的皇帝是趙光義,但是他並不是他的兒子,而是自己的兄弟。但是究竟是不是傳位,史書中沒有明確的記載。也就是說趙匡胤既沒有確立自己的兒子爲君,也沒有確立自己的兄弟。所以他傳位給自己的兄弟是不太嚴謹的。

但是有一點是明確的,他並沒有讓自己的兒子成爲宋朝的皇帝。他爲什麼不傳位給自己的兒子?主要的原因還是不合適。宋太祖有兩個兒子,分別是趙德芳和趙德昭。趙德昭爲人有點糊塗,不明是非,而趙德芳的年齡又有點太小,不適合當皇帝。這兩人如果當了皇帝,是難以震懾自己手下的那羣豺狼之臣的。

宋太祖是從五代時期走過來的人,主弱臣強是非常容易造成兵變的。所以宋太祖爲了大宋江山的穩定,就明白必須選擇一位強勢的君主,而自己的兄弟趙光義就是最合適的那一個。

趙光義是宋太祖的三弟,是趙匡胤看着長大的,對他的瞭解甚至還要超過自己的兒子。趙光義從小卓爾不羣,與別的孩子玩遊戲,都會很畏懼、信服於他,簡直就是天生的領導者。

這一點是很適合成爲一個君主的。此外趙光義很早就跟隨着趙匡胤南征北戰,甚至還在陳橋兵變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他有軍功,有威望,還有自己的勢力,能夠震懾這這些不安分的開國之臣。

此外,他的轉變很大的原因是由於趙光義的強勢。當時趙光義擔任開封府尹的職位,身在都城,培養了太多的勢力,甚至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輕的時候的影子。如此情況下,能不擔心自己的兄弟搶自己兒子的皇位嗎?

既然趙光義有很大的可能篡位,還不如直接將皇位給他,不管怎樣,對大宋江山有利就行。

趙匡胤是暴斃而死的,所以在江湖上就有這樣的傳言,趙光義的皇位得之不正,甚至趙匡胤也是他害死的。宋太宗即位後爲了證明自己皇位的正統性,還製造了金匱之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