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購物跟雙11沒有關係,但是現在,說到雙11,每個人想到的是購物。各大商家在雙11這天,都推出了年終大優惠,但是有些商家卻吸引客流,故意設置優惠價格。

寧波寧海的胡女士就遇到這種事情,在雙十一當天,她網購了六件衣服,但商家拒絕發貨,說是折扣設置錯了,而這家讓就是“茵曼官方旗艦店”。



剛開始她也驚訝,優惠折扣是0.9折,但是因爲是雙11,她覺得商家爲了大促,也是有可能的,就下單購買了6件衣服,共是一百三十多塊。但是她下完單後,重新打開頁面時,商品顯示下架了。

過了幾天,當幫女士問什麼時候發貨時,商家卻說不發貨了,缺貨無貨,後來客服又回覆說折扣設置出錯,發不了貨,可以申請退款。

胡女士表示,堅決要求發貨,反饋到平臺,平臺給他的回覆是,賠付消費總金額的30%。



胡女士:“我們懷疑,就是爲了吸引客流量,刷單,現在他處理的意思就是賠付我們實付款的30%,比如說我買了一百塊,退給我三十塊。”



其實這類問題還存在其它商家,有網友反應像康瑞男裝、本仁服飾、貝克莉男裝、蘇維服飾、百納萬千運動專營店、衣衣向榮等十多家店鋪都是通過這類手段,然後再建議消費者取消訂單,理由五花八門,誤報活動、展示錯誤、倉庫失火等原因。



商家是否承擔責任,按照平臺合作關係定性。商家如果取消優惠金額,要對差額部分進行賠償。另外,如果商家、平臺以這種方式吸引消費者做宣傳,欺騙消費者,這就構成了消費欺詐,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要按照價款三倍進行賠償。

如今的網購是我們日常常見的事情,如果商家經常通過這類手段吸引客流,最後將失去消費都的信任,可謂是得不償失,你對此事有什麼看法,可以留言分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