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有一些比較隱蔽的地方,就是傳說中的鬼市,廣州人更習慣叫它“天光墟”。每天的凌晨5點,正是它最熱鬧的時刻。

如今,偌大的羊城僅剩三個天光墟,在天光墟,什麼都可以賣。舊電池、打火器、半包紙巾、過期盒飯、二手衣衫、報廢的諾基亞、老一輩港臺歌手的磁帶、佈滿刮痕的小米充電寶,包羅萬象,應有盡有。



窮人的購物天堂

海珠橋是其中的一個,一條長達幾百米的地攤路,從橋下一直延伸到橋上。在這裏,當你認爲價格已經便宜到極點時,千萬要記得,永遠有殺價的空間。事實上,殺價纔是天光墟的精髓所在。

攤主會在地上鋪一塊布或報紙,或者乾脆什麼也不鋪。還有一類攤主,是流浪漢。他們白天在路邊翻垃圾桶,晚上拿到天光墟賣。只要賣出五塊、十塊,就能換來一頓飽飯。不過也有些時候,一整晚都“開不了市”。

天光墟就像一條緊緊扒在海珠橋上的黑色蛔蟲,藉着黑暗,伺機而動。它提醒着人們,廣州不只光鮮亮麗的珠江新城,還有屬於底層的小小一隅。



不起眼的地方纔能淘到寶

在文昌北攤主眼中,海珠橋只是小打小鬧,賺不了大錢。差距,從殺價聲從就能聽到:“這個怎麼賣?”“兩千五。”“三十五賣不賣?”(假裝要走)“好了好了,給你了。”

這是個隱藏在居民樓中的市集,幾十米見方的空地,密密麻麻地分佈了數十個攤位。除了低低的交談聲和腳步聲,什麼也聽不到。

在文昌北擺攤是要交租的。一天50元,好一點的攤位100元。門檻上去了,物價也水漲船高。任何不起眼的貨品,分分鐘都三位數起跳:陶瓷做的朝珠100塊一個,翡翠戒指300多一個,燒蜂窩煤的爐子200多一個。



在廣州,收垃圾也能發達

陳家祠出發,穿街走巷,繞過崎嶇的石板路和西關大屋,最後停在一個隱祕的橋底。這裏的攤主都是靠收垃圾的來拿貨的。

在廣州,收垃圾的散戶很多,他們從社區垃圾桶和衣物回收箱裏,收來一切可以賣錢的東西。好的自己留着用,或賣給這裏的“倒爺”。許多人都是靠收垃圾成了小康,買房買車都不是問題。

爲了確保安全,每個天光墟都有城管巡邏看守,天亮後實行柔性驅趕,攤主亦知趣地到點走人。也許天光墟會消失,但底層不會消失。只要有需求,天光墟就會一直存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