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1月26日07时57分在台湾海峡(北纬23.28度,东经118.60度)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在广东地区,潮汕,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山,惠州,珠海,梅州,汕尾等地均有网友感到震感。

汕头地区的网友说,窗户明显的晃动,有深圳网友也表示有明显的晃动,看到这次的地震,对广东还是有影响的,你那里有震感吗?

其实说到地震,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安全逃生,有一个争议很久的问题是:地震时躲桌子下面还是去“活命三角区”?





地震活命三角区的理论是来自一名叫Doug Copp的救灾人员,他认为传统的钻桌子自救方法在现代楼宇地震坍塌的环境下意义不大,垮塌的楼层结构会压坏避难用的桌子或者床,只有躲在三角区才能活命。

而且他认为权威机构推荐的“Drop, Cover, and Hold On(蹲下、掩护、稳住)”,也就是俗称的钻桌子方式是害人的。





美国红十字会、加州州长紧急服务办公室和地震专家纷纷发文,对“生命三角”的不合理性进行论证和声讨。

地质学家和抗震工程学家说,房屋受到地震波袭击时,可能发生各个方向上的平晃。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在一些位置上确实存在类似的“三角空间”。不过,在地震发生时,人们无法预先知道地震的方式、倒塌发生的方向,也就无法知道什么地方会有所谓的三角“求生空间”。

地震造成的人身伤害事件,绝大部分是发生在楼宇没有坍塌的时候。绝大部分的地震受灾人民,是在楼房主体还安好的情况下,遇到摔伤、被掉落的物体砸伤、走路被玻璃割伤等等。





所以在这个时候如果你选择相信三角区理论,跑去蹲墙角、柜角之类的,而没有躲进掩护物下面,那带来的后果就是将自己暴露,给四处乱飞的物体砸中。

地震是我们要了解和预防伤害的灾难,但我们要知道,更多地震对我们造成的风险,并不是因为楼房坍塌,而是砸伤、摔伤等伤害,因这些受伤甚至丧生的人数才是地震中的最大人员损失问题。

所以无论遇到的是轻微地震,还是强度更高的地震,要做的并不是去寻找三角区,而是“伏地”、“遮挡”、“抓牢”。等到地震暂停,快速从楼梯安全通道撤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