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夢想

每個人的心中

都藏着一個了不起的自己

10月10日,浙江省正式宣佈啓動“農民工學歷與能力提升行動”,其中包括從2019年到2022年,每年資助1萬人接受大專、本科學歷繼續教育。

對他們來說,這就像是打開了一扇門,實現個人深造的夢想近在眼前。

農民工這一名詞,是伴隨城鄉二元體制和城市化進程而生的。

他們在城市努力打拼,身後是無數個家庭的期待。可很多時候由於缺少一技之長,他們找不到心儀的職業,也無法獲得實現自我價值的成就感。

目前浙江的農民工總量近2300萬人,其中浙江省內1387萬人,外來務工人員900萬。農民工已成爲該省經濟社會建設發展的主力軍之一。

近年,浙江各地工會爲探索推進職工尤其是農民工學歷與能力提升也進行了積極有益的嘗試。2018年,浙江省已有1.3萬餘名農民工取得大專以上畢業證書。

杭州市總工會連續7年每年投入1000萬元資助農民工上大學,累計6000餘人獲大專以上學歷;

寧波市總工會出資2000萬元建立職工技能培訓基金,每年幫助職工特別是農民工提升技能水平。

浙江萬名農民工要上大學了

有資助還能領補貼

此次浙江發佈的《關於印發浙江省“農民工學歷與能力提升行動”實施意見的通知》明確提出,計劃從2019年至2022年由該省總工會每年投入1000萬元,結合各級工會的資金配補,重點對1萬名取得大專以上學歷和近2萬名獲得高級工及以上技術等級證書的農民工提供資金幫助,通過學習免費開放課程爲農民工提供實用技術技能培訓,使農民工自身素質和從業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據瞭解,此次的資助對象爲企業車間主任及以下的一線職工,且必須是該省工會會員,已與用人單位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以當年發文之日計算);各級機關、事業單位職工不屬資助對象。

農民工在獲得相關院校的入學資格之後,便可申請到50%的個人補貼金額;在拿到畢業證書之後,可以再申請剩餘的50%的補貼金額;而個人補貼的具體金額,將在確定受補貼總人數之後確定。

值得一提的是,補助不受戶籍影響,符合資助要求的農民工均可申請;此外,農民工如果在拿到部分補貼後從企業離職,但只要還是在浙江省內工作、並且依然是本省工會會員,相關的補貼可以繼續享受。

浙江省總工會副主席張兆都介紹,浙江將以“互聯網+工會”模式助力農民工求學圓夢,在線上提供政策信息、選課報讀、申領補貼、諮詢回覆等在線服務。同時,職工教育平臺與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人力社保廳數據將實現對接共享,增強服務的針對性、有效性和互通性,共享互聯成果。

“此外我們還將引導企業與院校合作辦學,藉助社會教育資源培養企業急需人才,承接院校與企業共同研製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方案。我們建議院校探索基於移動端的學習與支持服務模式,方便農民工不脫產、不離崗、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張兆都說。

“政府爲我們農民工創造這麼好的學習條件,我第一個報名參加!”得知這一消息後,浙江華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精加工車間30歲的數控機牀車工周青青高興地說。

“以前在貴州老家上不起大學,想不到現在竟然還有機會圓夢。”48歲的數控機牀車工李文勝同樣對學習充滿着渴望。

當下的浙江,正闊步從“製造大省”邁向“製造強省”,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質的產業工人隊伍,全面提升職工素質特別是農民工的學歷和技能是應有之義。

這次,浙江省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要着力提升農民工的學歷教育層次、崗位勝任能力、創業創新能力,全面提高綜合素質,並且開放優質網絡資源助推終身學習等。

追求幸福生活

是每個人最樸素的願望

學歷與能力提升行動,將給更多農民工憑自身努力改變命運的機會,躋身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去擁抱火熱的高質量發展時代,贏得更爲出彩的人生。

在浙江

可享受的就業補助還有很多

你領全了嗎?

職業培訓補貼

1、就業技能培訓補貼

對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就業要求和培訓願望且履行就業失業登記義務的城鄉勞動者到定點培訓機構參加就業技能培訓並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的,給予就業技能培訓補貼。

2、崗位技能培訓補貼

對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的企業新錄用人員,於簽訂勞動合同之日起1年內參加由企業依託所屬培訓機構或定點培訓機構開展的崗位技能培訓,並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給予崗位技能培訓補貼。

崗位技能培訓補貼標準按當地確定的培訓補貼標準或企業實際發生的合理培訓成本的一定比例確定,具體由各級人力社保部門商財政部門確定。對小微企業新招用畢業2年以內的高校畢業生並自招用起6個月內開展崗前技能培訓的,補貼標準可上浮20%。

3、創業培訓補貼

對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創業要求和培訓願望的城鄉勞動者和在校大學生參加創業培訓並取得創業培訓合格證書的,給予創業培訓補貼。

4、項目制培訓補貼

各級人力社保、財政部門可通過項目制方式,向政府認定的培訓機構整建制購買就業創業培訓項目,爲化解過剩產能企業失業人員、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免費提供就業創業培訓。

對承擔項目制培訓任務的培訓機構,給予項目制培訓補貼。

5、勞動預備制培訓補貼

對爲城鄉未繼續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參加就業技能培訓或創業培訓墊付勞動預備制培訓費的培訓機構,給予勞動預備制培訓補貼。其中農村學員和城市低保家庭學員參加勞動預備制培訓的,同時給予生活費補貼。

6、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補貼

對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爲主要內容,採取“企校雙制、工學一體”的培養模式培養技能人才的企業,給予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補貼。

上述各類職業培訓補貼每人每年可享受不超過3次,但同一職業同一等級不可重複享受。

職業技能鑑定補貼

對通過初次職業技能鑑定並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城鄉勞動者,給予職業技能鑑定補貼。職業技能鑑定補貼標準由各級人力社保、財政部門根據不同職業(工種)的技能鑑定收費標準制定。

社會保險補貼

1、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

用人單位招用和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標準爲其爲就業困難人員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以下簡稱“社會保險三費”)之和;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標準爲不超過其實際繳費的2/3。

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期限,除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人員可延長至退休外,其餘人員最長不超過3年(以初次覈定其享受社會保險補貼時年齡爲準)。

2、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

對小微企業新招用畢業2年以內高校畢業生、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併爲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和畢業2年以內的高校畢業生實現靈活就業、在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辦理實名登記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

小微企業新招用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標準爲其爲高校畢業生實際繳納的社會保險三費之和,補貼期限不超過1年;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標準爲不超過其實際繳費的2/3,補貼期限不超過3年。

3、員工制家政服務企業社會保險補貼

對符合條件的員工制家政服務企業與家政服務員簽訂勞動合同並在合同期限內的,給予員工制家政服務企業社會保險補貼。

員工制家政服務企業社會保險補貼標準爲企業爲家政服務員實際繳納的社會保險三費之和的50%,補貼期限不超過3年。

4、一次性創業社會保險補貼

對在校大學生和畢業5年以內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就業困難人員、自主擇業軍轉幹部和自主就業退役士兵、持證殘疾人(以下統稱重點人羣)創辦個體工商戶(含經認定的網絡創業,民辦非企業單位等,下同)或企業,自工商登記註冊之日起正常經營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1年以上的,給予一次性創業社會保險補貼。一次性創業社會保險補貼標準不超過5000元。從事農村電子商務創業的,補貼標準可上浮20%。

崗位補貼

1、公益性崗位補貼

對在公益性崗位安排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困難或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單位,給予公益性崗位補貼。

公益性崗位補貼標準參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補貼期限除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人員可延長至退休外,其餘人員最長不超過3年(以初次覈定其享受公益性崗位補貼時年齡爲準)。

2、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補貼

對畢業2年以內的高校畢業生到中小微企業就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且工資低於當地上年度全社會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可給予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補貼。

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補貼標準由各地人力社保部門會同財政部門確定,補貼期限不超過3年。

就業見習補貼

1、見習基本生活補貼

對見習基地吸納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16-24歲登記失業青年參加就業見習,並給予見習人員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生活補助的,給予見習基本生活補貼

見習基本生活補貼標準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60%,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12個月。

對被評爲省級見習示範基地或見習人員見習期滿留用率達到50%以上的單位,可適當提高補貼標準。

2、綜合商業保險

對見習基地爲見習人員購買綜合商業保險的,給予綜合商業保險補貼。由政府統一購買綜合商業保險的,不再給付綜合商業保險補貼。

3、見習期養老保險費補貼

對見習基地招(聘)用見習人員並繳納見習期養老保險費(個人繳費部分除外,下同)的,給予見習期養老保險費補貼。見習期養老保險費補貼標準爲見習基地爲見習人員實際繳納的見習期養老保險費。

求職創業補貼

對在畢業年度有就業創業意願並積極求職創業的低保家庭、貧困殘疾人家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中的高校畢業生,孤兒、殘疾及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高校畢業生,給予求職創業補貼。求職創業補貼標準爲每人3000元。

存在身份重疊的畢業生,只能按一種身份申領。

創業補貼

1、一次性創業補貼

對初次創業的重點人羣,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

2、創業帶動就業補貼

對重點人羣創辦個體工商戶或企業帶動就業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1年以上的,給予創業帶動就業補貼。

創業帶動就業補貼標準爲:帶動3人就業的,給予每年2000元;帶動超過3人就業的,每增加1人再給予1000元。每年總額不超過2萬元,補貼期限不超過3年。重點人羣從事農村電子商務創業的,標準可上浮20%。

3、創業孵化補貼

創業孵化基地和創業孵化企業提供創業孵化服務的,可按實際成效給予創業孵化補貼。

就業創業服務補貼

對人力資源市場信息網絡建設、基層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承擔的免費公共就業服務,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機構及其與高校開展的招聘活動和創業大賽、創業宣傳等創業服務,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等市場主體參與的政府部門組織的省際對口勞務協作和省內勞動力餘缺調劑服務、企業開展的政府部門組織的用工監測等,可按規定給予就業創業服務補貼。

高技能人才培養補助

重點用於高技能人才培訓(實訓)基地建設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等支出。

在浙江,不管是就業還是創業

都是一件幸福的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