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作戰袍,臨危見忠膽。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廣大中醫藥人主動請纓奔赴湖北,在戰“疫”第一線亮劍,用擔當和責任,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亮麗答卷。

我們有幸採訪到正奮戰在一線的,本次疫情國家醫療隊組長梁騰霄教授,向您傳遞梁教授的一線見聞,講授中醫藥是如何從抗疫“參與者”轉爲“主力軍”的。

梁騰霄 醫生

梁騰霄,男,43歲(1976- ),中共黨員,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師從首都國醫名師、國家級名老中醫姜良鐸教授。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醫經驗繼承工作繼承人。北京中醫藥大學膿毒症研究所主要成員。

主要社會兼職: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急症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兼副祕書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溫病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內科專業委員會理事;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固脫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醫學救援協會災害救援分會中醫學組學術委員;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災害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急救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兼祕書;AHA急救導師;“京津冀中醫、中西醫結合‘晨曦60’計劃”臨牀科研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醫結合急危重症救治和名老中醫經驗傳承。目前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化”研究(2018YFC1705902)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中醫臨牀研究基地業務建設科研專項課題(JDZX2015301)。

參與國家級課題10餘項,發表論文40餘篇。人民衛生出版社“十三五”規劃教材《中醫急診學》、《中西醫結合急診學》編委;西學中創新教材《溫病學》主編。

梁騰霄醫生參加2013年北京市中醫臨牀“三基”練兵比武

一、多次臨危受命,衝鋒在前

東直門醫院的人都知道,梁騰霄是抗災的老隊員,歷次抗災戰役都有他的身影。2003年抗擊非典先進個人;2008年汶川發生特大地震,梁騰霄作爲醫療隊長第一時間趕赴震區;2014年至2016年西非三國埃博拉疫情,造成1.1萬餘人死亡,梁騰霄入選國家醫療隊。

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醫院陸續發現了多例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現已證實爲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在湖北武漢爆發流行,隨即在全國範圍大面積流行,嚴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

北京中醫藥大學針對疫情反應迅速,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緊急組建國家醫療隊,梁騰霄任醫療組長。梁騰霄對醫院書記、院長說:“請黨組織放心,保證完成任務!我的專業就是中西醫結合急危重症救治,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就是急性感染性疾病,也就是中醫的熱病範疇,我相信以我的專業能力和歷次帶隊抗災的經驗,一定會取得這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戰役的勝利!”

醫療隊於2020年1月27日出發。全隊20人,醫生7人,護理13人,張耀聖副院長領隊。抵達武漢後進駐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負責一個病區,共計36張病牀工作。

截止2月28日,我們做了幾方面工作:

1、培訓當地醫護人員傳染病防控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

2、用一天半的時間指導病房改造,由綜合病房改造成符合收治傳染病患者的病房;

3、前4天收治疑似病例,探索疑似病例病房建設經驗;

4、隨着檢測能力的提高,確診病例增加,本病區在兩天內轉爲確診病房,全部收治確診重症病例;

5、組織遠程會診。

梁騰霄醫生首批進入隔離病房

二、中西醫結合抗擊新冠肺炎

梁騰霄師從首都國醫名師、國家級名老中醫姜良鐸教授,工作20年來一直從事中西醫結合急性感染性疾病的研究和治療,有着深厚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臨牀經驗,其博士論文就是甲型H1N1 流感相關研究,目前在研課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化”研究(2018YFC1705902)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中醫臨牀研究基地業務建設科研專項課題(JDZX2015301)聚焦膿毒症的診治規律。

梁騰霄深入研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相關文獻,結合臨牀病例,認爲發病早期主要表現爲表證、溼困肌膚、溼邪阻肺,多數病人發病3-7天時,可以見到中焦脾胃氣機失常,脾胃溼熱明顯,同時可見肺氣受損。發病2-3周以後,逐漸表現出陰分有熱、熱盛津傷,此時也是疾病的轉折點,一部分趨於好轉,一部分逐漸惡化。疾病中期病情波動比較大,應謹慎判斷轉歸。

葉永安書記、梁騰霄醫師與ICU醫生進行病例討論

截止2月28日20時,醫療隊累計收治患者73人,其中確診病例57人,疑似16人,死亡7人(其中確診病例6人,有1例是轉入病區5小時內死亡,疑似病例1人),符合出院標準轉入其他病區20人,出院22人。確診病例中,中醫藥治療症狀改善爲20人。

在治療中,梁騰霄堅持實事求是態度,臨證認真分析,認爲疾病的快速進展期是熱毒內侵,傷津耗氣,肺氣受損,元氣大傷,繼而累及多個臟腑衰竭。治療要早判斷,早干預,要注意早期扶正,尤其是益氣生津的應用。在多例危重症患者中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月28日上午11:00,梁騰霄醫生跟隨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黨委書記葉永安教授進入到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新冠肺炎ICU重症病房進行業務查房。此次查房是該院新冠肺炎重症監護病房首次接受的中醫藥治療。

衆所周知,本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主要傳播途徑爲呼吸道傳播和飛沫傳播,而新冠肺炎ICU重症病房內,由於患者的呼吸道處於持續開放狀態,其空氣中的病毒含量爲所有確診病房之最,被稱爲“紅區中的紅區”。但是,梁騰霄醫師不怕被感染的風險,毅然決然的進入ICU病房進行中醫醫療查房。通過本次查房,醫療隊掌握了ICU插管的急危重症患者的第一手資料。

隨後,他與醫療隊成員、ICU醫生將進行深入的討論研究,參與制定了急危重症患者的中醫藥診療方案,並表示後續將繼續對更多的ICU危重症患者提供中醫藥支持。

梁騰霄醫生爲全體隊員打氣助威

三、克服困難,精心組織

作爲醫療隊醫療組組長,同時也是臨時黨支部的副書記,梁騰霄深知自己責任重大,千方百計的克服困難,精心組織。

醫療隊年輕人多,熱情高,但難免對於即將面臨的困難估計不足。比如對於疫情的嚴重程度估計不足、對於穿戴防護裝備後帶來的工作不便估計不足、對於長期堅守的準備不足、對於傳染病知識儲備不足、對於防護物資缺乏估計不足等等。

針對這些具體問題,梁騰霄積極應對:

1、組織培訓,加強理論學習和實踐訓練,用科學的數據說話,消除對新發傳染病的恐懼;

2、制定標準工作流程和制度,如病房管理制度、進出隔離病房流程、穿脫防護服流程、消毒隔離制度、新冠肺炎治療方案、中醫診療方案等等,做到人人心中有數,克服未知帶來的困擾;

3、合理排班,在完成醫療工作的前提下儘量保存體力,保證醫療隊員身體健康;

4、堅持上班前佈置工作,下班後總結工作的傳統;

5、發現問題苗頭,個別談心,解決心結。

梁騰霄醫生現場交流隔離病房改造事宜

四、對於病人,細心診療,人文關懷。

對於征戰在防控疫情最前線的醫護人員,安撫好每一位被病痛折磨的患者是非常重要的事。疫情面前,患者承受着較大的精神壓力。每一位醫療隊員都會想盡辦法安撫他們,鼓勵他們積極配合治療。

醫療隊裏收治了一位70多歲的患者,由於親人不能陪在身邊的落寞以及病情導致呼吸困難引起的不適,老人的情緒一直很不穩定,拒絕交流、拒絕進食。在查房時,醫療隊員第一時間發現了老人的情況,每隔十多分鐘,就有醫療隊員上前查看、問候、陪其聊天。老人聽不懂就慢慢地多說幾遍,老人聽不見就大聲地再說幾次。憋悶的防護服、模糊的護目鏡,這些困難都沒有阻斷醫療隊員與患者交流的愛心。

醫療隊隊員、第一臨牀醫學院(東直門醫院)急診科醫師梁騰霄堅持爲老人鼓勵打氣、講未來、談美好,患者情緒逐漸平復,積極配合治療護理。患者手腳不利索,加上幾天不好好喫飯,此時說話都沒有力氣。梁騰霄看在眼裏,疼在心裏,他端起牀頭的飯,小心翼翼地喂着老人家進食。

“這是我生病以來喫過的最好喫的一頓飯!”老人目含淚水,哽咽着喫完了那碗飯。

梁騰霄醫生安撫患者情緒,並進行生活護理

聲明:本文受權轉載自東直門醫院梁騰霄醫生,最終解釋權歸梁騰霄醫生。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