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墨鱼豆炒韭菜在青岛也是广受欢迎的一种吃法。炒墨鱼豆,是青岛人最拿手的做法。

青岛人爱吃的墨鱼豆很多人认为它鱼类。其实不然。

墨鱼豆,是一种海洋生物,分布于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南岛等海域,主要生活于浅海底栖沙中。其中黄海、渤海最多,东海次之,南海最次。

墨鱼豆

它的学名叫"双喙耳鸟贼",它长着一个形似圆形布口袋的身体,头顶上有两只比米粒还小的眼睛,透着阳光看微微泛着绿光。两侧还有着几根似有若无的触须,即使在其身体完全伸展的状态下,其体型大小顶多如一颗扣子,因此,青岛人亲切地称其为"墨鱼豆"或"小扣"。

墨鱼豆虽然名字中带"鱼"字,但其并非鱼类,而是与乌贼是同类,属贝类。只不过,我们看不到它的壳,因为已经退化了。墨鱼豆是美味的食材,其与乌贼营养相近,并且在逃生时都有喷墨的能力。说到这个特殊技能,还有这么一则有趣的神话故事。

据唐代段成式所著的《酉阳杂俎》中记载:海神曾经托梦给秦始皇,并与他约定在东海会面,前提是不准画下海神的画像。但是,跟随秦始皇的画师还是忍不住悄悄地带了笔墨。不料,画师这一想法被海神识破了,海神大怒之下,便要杀秦始皇和他的所有随从们。一听这话,秦始皇他们就开始逃命。秦始皇把带来避邪用的算袋丢入大海里,正在此时,画师将墨泼于算袋中。后来,算袋便化为墨鱼,在大海中生活下来。但介于此故,墨鱼类一遇到强敌,它就会鼓腹喷出墨汁把海水染黑,趁机逃之夭夭。

介于此故事,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还特地写过一首诗:"秦高东巡渡浙江,中流风紧坠书囊。至今收得磨残墨,犹带宫车载鲍香。"墨鱼豆在烹饪上可是一味极好的食材。其吃法多样。

炒墨鱼豆

炒墨鱼豆,是青岛人最拿手的做法。首先将油锅温热,放入葱姜碎末、青红辣椒段,炒出香味后,加入洗净沥干的墨鱼豆。开旺火,执铲翻炒后,加入适量精盐,盖锅。等热气冒出后,加入茼蒿、菠菜或韭菜,装盆出锅。不论是吃面条,还是吃米饭都是绝配。

墨鱼豆炒韭菜在青岛也是广受欢迎的一种吃法。这种做法不仅简单,也很美味。只需将韭菜切段,加入足够的墨鱼豆,再打上鸡蛋几枚,搅拌均匀后将其倒进热油锅内翻炒,无需放调料,只依赖墨鱼豆的原汁原味和韭菜的自然清香就能让人口水直流。

除此之外,用墨鱼豆和和当季时蔬做汤或汆鸡蛋也是非常鲜美的。由于墨鱼豆的墨汁在加热熟化后分解到菜品里,菜品也会被染得黑黑的,但你别看品相不佳就停箸,试着尝一口,你会发现此时的墨鱼豆最鲜美,再舀上一勺黑黑的墨汁汤,其味道真是鲜香无比。而且,据说墨鱼豆的墨汁不仅鲜美,还是美容的佳品呢!

墨鱼豆炒韭菜

然而,墨鱼豆因其水分较多,所以它的保质期很短。即使放到冰箱保鲜隔层中,保质期也只有3天左右,时间久了就会变质产生异味。如果冷冻化开再做成菜,它的鲜美度也会大打折扣,所以说这种美食只能应季食用。

但是,墨鱼豆并不是你随时到青岛就能吃到的。每年,只有在初春回暖时,在海鲜市场才能寻到小墨鱼豆的身影。因此,这种季节性的美食,也只有在每年的2月初到4月底时才能享用到,过了这个季节就很难再见到它的身影。

倘若你想尝尝这种美味,一定要选对季节,才能品尝这来自大海的味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