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學名Nelumbonucifera),通常於夏季開花,味香色美。生於污泥之中,而開潔淨之花。爲生於沼澤之宿根草本植物。蓮花可以說是佛教中最常見到的植物。

印度古來即珍視此花。據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記載,傳說天地開闢之始,毗溼奴神之臍中生出蓮花,花中有梵天,結跏趺坐,創造萬物;又毗溼奴及其配偶神皆以蓮花爲表徵。

蓮花通常分爲荷花與睡蓮兩種,其中以白蓮最爲妙好。《白衣觀音法》中說,赤蓮花是可愛色,爲敬愛法之物。白蓮花表淨菩提心。《多羅尊法》中則說青蓮花是清淨無垢義。

佛教經典中常以蓮花比喻菩薩所修之十種善法,即

1、離諸染污;2、不與惡俱;3、戒香充滿;4、本體清淨;5、面相熙;怡6、柔軟不澀;

7、見者皆吉;8、開敷具足;9、成熟清淨;10、生已有想。

經中又以蓮花比喻爲人的心臟(梵名hrd),音譯“汗慄馱”,意爲肉團心,其狀如蓮花含而未敷,上有筋脈,約成八分,因此喻衆生未敷之心蓮。

以蓮花爲持物或三昧耶形的諸尊中,又以蓮花的開合狀況不同,而有不同的寓意:

1、未開敷蓮花(含苞的蓮花):喻衆生的含藏菩心。

2、初割蓮花:蓮花初開時,喻衆生初發起菩提心,表其必能修習善行,證菩提果。

3、開敷蓮花:蓮花開敷,花果具足,亦表證悟果德,智慧福德莊嚴具足。

以蓮花爲持物的諸尊中,當以觀音部衆爲代表,觀音院又稱爲蓮華部院,表其大悲開敷衆生心蓮。此類持物常見諸尊有七俱胝佛母、聖觀音、如意輪觀音、大吉祥大明菩薩、大吉祥明菩薩、豐財菩薩、白處尊菩薩、多羅菩薩、勝佛頂、如來笑菩薩、光網菩薩、妙音菩薩、日天,馬頭明王、光音天、持天。

蓮花在佛教中有何象徵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