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試錯中前進,中國“新零售”或帶來這一驚喜

參考消息網10月15日報道 野村綜合研究所高級諮詢顧問鄉裕認爲,中國的新零售模式仍處於試錯階段,但在這過程中或許會催生出符合中國零售市場的獨特商業模式。

日本《富士產經商報》10月14日刊載了鄉裕的文章,鄉裕指出,以阿里巴巴集團和京東集團爲首的線上平臺迅猛發展令中國零售市場上的百貨店和超市等傳統業態面臨着艱難的生存環境。2016年以來,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新零售”概念被提出,線上平臺開始與傳統零售業者和初創企業聯手挑戰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

幾年過去了,各家企業挑戰新業態的成果和麪臨的問題如何?

鄉裕認爲,最值得關注的動向就是阿里巴巴運營的“盒馬鮮生”。從2016年在上海開設第一家門店起,截至2018年底分店數量已達149間。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公佈的2018年中國連鎖百強榜上,盒馬鮮生已經位列第47。半徑3公里範圍區域30分鐘內送貨上門的配送服務,以及海鮮產品在賣場現買現做帶來的真實體驗,幫助盒馬鮮生實現了相當於沃爾瑪、大潤發等傳統零售企業5倍的賣場效率(年銷售額/賣場面積)。雖然由於今年5月底出現了第一家關閉的門店而被懷疑增長陷入停滯,但利用阿里巴巴擁有的海量數據,盒馬鮮生還是能夠保持較高的開店成功率和配送效率。

此外,盒馬鮮生積累的經驗已經被移植到傳統零售行業。阿里巴巴投資的大潤發超市正在向着“盒馬化”前進,比如引入就近配送服務和線上會員制度。一方面這樣的嘗試的確提高了運營效率,另一方面也存在銷售區域不匹配和線上線下商品品種不一致等問題,未來仍有諸多需要完善的課題。

鄉裕還指出,傳統零售業的艱苦戰鬥還在繼續,這一次面對的是無人便利店和設置在寫字樓內的無人貨櫃等無人零售模式的挑戰。但2017年興起的由IT初創企業和零售業者共同參與的無人零售業態如今也陷入了增長停滯狀態。

鄉裕認爲,這種模式的制勝關鍵在於通過無現金支付和無銷售員,實現根本性的成本下降,甚至當初還有過利用人工智能提高現場加工和備貨效率的計劃。

但是現實情況是銷售額並沒有達到預想的水平。自動結算機制雖然能夠發揮作用,但因商品缺少差異性、更換頻率低,逐漸喪失了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此外,設備故障頻發,反而陷入了在配送和維護領域人工成本上升的惡性循環。美國的“亞馬遜嘗試”(Amazon Go)無人便利店也在努力實現差異化經營,但要想維持無人業態的可持續增長,需要吸收傳統零售行業多年積累的經驗。

如何看待總體情況呢?鄉裕指出,以盒馬鮮生爲代表的中國新零售作爲能夠有效利用無現金支付和人工智能(AI)技術的新業態閃亮登場,其中無現金支付也已經在傳統零售業中得到了普及,但類似於AI下單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導致這種新業態並沒有達到一炮而紅的效果。不過,中國的新零售模式仍處於試錯階段。就在最近,這一模式又開始迎接新的挑戰,主要面向居民區的“盒馬菜市”和服務寫字樓的F2便利店(Fast&Fresh)等派生業態應運而生。

鄉裕最後給出觀點稱,無人店鋪也在嘗試通過深夜無人店鋪等新模式實現突破。中國新零售在不斷試錯的過程中或許也會催生出符合中國零售市場的獨特商業模式,爲科技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