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信文章提到,“館藏文物均由重慶大學教授、著名收藏家吳應騎捐贈。重慶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吳應騎教授是該院原副院長,1982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他青年時就嗜收藏,精於鑑賞,喜愛書畫和瓷器,並專攻中國美術史。

重慶大學博物館部分館藏文物被指“贗品”一事持續受到社會各界關注,目前校方已開展覈查。10月15日,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工作人員告訴南都記者,正在瞭解情況,將進一步覈查處理此事。此前,南都記者從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重慶市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處工作人員處獲悉,早前已介入調查此事。

重慶教委覈查重慶大學“博物館展品疑爲贗品”!該校教授被指捐贈

微信文章稱“這件類似菸缸的東西被標註爲漢代子母龍水滴”。

10月14日,微信公衆號“江上說收藏”發佈文章《重慶大學耗資670萬建了一座贗品博物館?》指出,館內陳列“多了兩匹馬”的秦始皇陵銅車馬、“使用電鍍工藝製作的迷你版軺車”、標示商代獸面紋牛鼎的紋飾“似獸非獸、似牛非牛”。館內同時展出體型巨大的藍色唐三彩仕女,“掛的還是現代纔有的洋藍,比圓珠筆塗的還藍”、“一米多高的大清康熙年制”和各種明清“官窯”、仿製平朔秦漢墓或海昏侯墓的“加大版漢代雁魚銅燈”,還有“類似菸缸的東西被標註爲漢代子母龍水滴”。

重慶教委覈查重慶大學“博物館展品疑爲贗品”!該校教授被指捐贈

微信文章稱“藍色唐代仕女比圓珠筆塗的還藍”。

10月15日12時25分,重慶大學官方微博發佈通報稱,重慶大學高度重視,立即成立專門工作組,本着認真負責的態度,對該情況進行覈查,覈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佈。

微信文章提到,“館藏文物均由重慶大學教授、著名收藏家吳應騎捐贈。”

重慶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吳應騎教授是該院原副院長,1982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他青年時就嗜收藏,精於鑑賞,喜愛書畫和瓷器,並專攻中國美術史。”據介紹,吳應騎主要著述有《怎樣鑑定當代中國畫》、《怎樣鑑定中國古代瓷器》、《怎樣鑑定中國古畫》、《在大師的巨構前--吳應騎美術論文集》等。

重慶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官網信息顯示,2019年2月25日,爲順利推進重慶大學博物館捐贈藏品的移交工作,教育基金會祕書處牽頭組織了博物館捐贈藏品移交工作協調會。2月26日,在捐贈方吳應騎教授及校內相關單位領導的現場見證下,完成了所有捐贈藏品的移交工作,移交藏品共計342件,其中青銅器22件,陶和瓷器161件,玉器159件。

2016年1月21日,吳應騎就曾向媒體表示要爲重慶大學博物館捐贈藏品, “這些文物都是經過相關專家鑑定的,非常珍貴的文物佔到60%以上。我希望重慶大學的博物館能建設成全國高校中一流的博物館。”

重慶大學基建規劃處信息顯示,虎溪校區博物館展廳總投資605萬元,建築面積1494平方米,位於虎溪校區藝術樓,由連廊改造而成,包含展廳、會議室、辦公室、精品儲藏間等。

採寫:南都見習記者 諸未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