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照在伶仃洋海域

在碧波中映射起金色波紋

在被大海包圍的一座1200平方米施工平臺上

有一羣人在興奮高呼

10月9日傍晚

歷經6個多小時奮戰

最後一根樁基礎順利完成灌注

這標誌着深中通道

伶仃洋大橋的西索塔的

56根超長樁基全部完成

作爲深中通道的關鍵項目,伶仃洋大橋塔高270米,主跨1666米,橋面高達90米,相當於30層樓的高度。而大橋西索塔基礎是由56根直徑3米的鑽孔灌注樁組成,呈梅花形佈置,平均樁長123.1米,相當於40層樓的高度。

據介紹,因爲要在全海上施工,施工區域地質情況較差且颱風等天氣頻發,現場施工組織難度大、安全風險高。在技術工藝上,對樁基成孔質量和鋼筋籠焊接質量要求高,同時還要爲保護伶仃洋水域生態環境,有嚴格的環保要求。

爲了保證主墩超大超深樁基順利鑽進,項目不僅採用超大功率的10臺迴旋鑽機同步施工。還專門成立泥漿技術攻關小組,根據潮汐變化優化泥漿配比,嚴格控制鑽進速度、泥漿指標,確保成孔安全。

深中通道項目地處珠江三角洲核心區域,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四位一體的世界級跨海通道集羣工程,也是目前我國乃至世界上技術難度最大、建造工藝最複雜的工程之一。其中,伶仃洋大橋建成後將是全球最高海中大橋。深中通道貫通後,將成爲連接珠江口東西兩岸“深莞惠”與“珠中江”城市組團的唯一公路直連通道,與港珠澳大橋、虎門大橋、南沙大橋等共同構成粵港澳大灣區過江交通大動脈,有力助推大灣區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