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财经的人都知道,国际油价接连暴跌,已经跌到30美元/桶了。下面是官媒的报道,这里我直接引用:周一(3月9日)布伦特原油期货大幅跳空低开,开盘跌25%,随后跌超31%,报32.14美元/桶;WTI原油期货跌幅迅速扩大至27%至30.07美元/桶。

据说这次油价暴跌的起因是OPEC与俄罗斯“谈崩”,具体为OPEC让俄罗斯减产原油,但俄罗斯为了手里的市场不干,于是沙特发动了原油市场价格战,已经对外宣称立即增产,日产石油每天将会达到1000万桶以上。

据说,原油价格还会继续下跌,有可能会跌到20多美元一桶。在这场价格战发动之前,国际油价大概为55美元/桶,现在价格快跌一半了。有财经记者甚至还专门换算分析过,30美元/桶的国际原油价格换算成人民币和升,大概为1.3元/升。而农夫山泉矿泉水的价格为1.98元/升,真是油价堪比矿泉水便宜。

国际大佬们打架我们小老百姓并不关心,我们关心的是原油价格暴跌,国内的成品油价会不会下调。都说国内成品油价格和国际油价挂钩,现在国际油价几乎腰斩了,国内92号汽油不指望它由7.5元变成4元,但重回5元时代也是挺好的,毕竟这场疫情让很多车主钱包都空了,开支能省一点是一点。

时间回到2014年,沙特、俄罗斯与美国页岩油生产商也产生了分歧,那时候也发生过原油价格战,在2016年初国际原油已经跌到了25美元/桶的水平,当时国内的油价基本与国际油价挂钩,所以国内成品油价格一降再降,导致“国家石油公司和一些地方炼公司面临着巨大压力”。(反正官方报道是这样说的,到底是什么压力就不是很清楚了,如果有业内人士可以留言分析分析)

总之,最后国家觉得这样不行,于是在2016年1月13日发改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这个通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确定了我国石油价格的“熔断”机制。所谓熔断机制就是当国际原油降至40美元/桶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就不会继续下调了。

有人可能会问,进口原油价格30美元/桶,国内按40美元/桶的标准卖给车主,10美元的差价哪里去了?这其实在《通知》中也有明确,即建立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同时规定这个风险准备金将纳入国库,用于“节能减排、提升油品质量、保障石油供应安全,以及应对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实施保障措施的资金来源。”

现在国际油价堪比矿泉水,国内成品油价格肯定会稍微下调,但有“熔断”机制的存在,想大幅下调是不可能的了,想要92汽油回到5元时代,那你就想多了!但重回6元时代还是有可能的,车主朋友们该干嘛还是干嘛吧,下次成品油调价普通私家车一箱油能省个午饭钱,我们就应该谢天谢地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