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看財經的人都知道,國際油價接連暴跌,已經跌到30美元/桶了。下面是官媒的報道,這裏我直接引用:週一(3月9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大幅跳空低開,開盤跌25%,隨後跌超31%,報32.14美元/桶;WTI原油期貨跌幅迅速擴大至27%至30.07美元/桶。

據說這次油價暴跌的起因是OPEC與俄羅斯“談崩”,具體爲OPEC讓俄羅斯減產原油,但俄羅斯爲了手裏的市場不幹,於是沙特發動了原油市場價格戰,已經對外宣稱立即增產,日產石油每天將會達到1000萬桶以上。

據說,原油價格還會繼續下跌,有可能會跌到20多美元一桶。在這場價格戰發動之前,國際油價大概爲55美元/桶,現在價格快跌一半了。有財經記者甚至還專門換算分析過,30美元/桶的國際原油價格換算成人民幣和升,大概爲1.3元/升。而農夫山泉礦泉水的價格爲1.98元/升,真是油價堪比礦泉水便宜。

國際大佬們打架我們小老百姓並不關心,我們關心的是原油價格暴跌,國內的成品油價會不會下調。都說國內成品油價格和國際油價掛鉤,現在國際油價幾乎腰斬了,國內92號汽油不指望它由7.5元變成4元,但重回5元時代也是挺好的,畢竟這場疫情讓很多車主錢包都空了,開支能省一點是一點。

時間回到2014年,沙特、俄羅斯與美國頁岩油生產商也產生了分歧,那時候也發生過原油價格戰,在2016年初國際原油已經跌到了25美元/桶的水平,當時國內的油價基本與國際油價掛鉤,所以國內成品油價格一降再降,導致“國家石油公司和一些地方煉公司面臨着巨大壓力”。(反正官方報道是這樣說的,到底是什麼壓力就不是很清楚了,如果有業內人士可以留言分析分析)

總之,最後國家覺得這樣不行,於是在2016年1月13日發改委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這個通知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確定了我國石油價格的“熔斷”機制。所謂熔斷機制就是當國際原油降至40美元/桶時,國內成品油價格就不會繼續下調了。

有人可能會問,進口原油價格30美元/桶,國內按40美元/桶的標準賣給車主,10美元的差價哪裏去了?這其實在《通知》中也有明確,即建立油價調控風險準備金,同時規定這個風險準備金將納入國庫,用於“節能減排、提升油品質量、保障石油供應安全,以及應對國際油價大幅波動,實施保障措施的資金來源。”

現在國際油價堪比礦泉水,國內成品油價格肯定會稍微下調,但有“熔斷”機制的存在,想大幅下調是不可能的了,想要92汽油回到5元時代,那你就想多了!但重回6元時代還是有可能的,車主朋友們該幹嘛還是幹嘛吧,下次成品油調價普通私家車一箱油能省個午飯錢,我們就應該謝天謝地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