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車輛行駛時,如果用車輛本身的電量給電池預熱,最終結果還是會縮減汽車的續航里程,所以,如何阻止冬天純電動車續航里程衰減。但不管怎麼樣,冬天純電動車續航大打折扣苦惱的是廣大車主,正如文章開頭那位網友的遭遇,本來想買一輛純電動車城市代步出行,溫度一降,最基本日常通行都受到影響,那買電動車還有什麼用。

最近一段時間,相信全國各地的朋友都深切的感受到了一個字:冷!據說這兩天0℃溫度線已經跨過長江,來到江蘇、安徽、浙江交界的一代。東北地區的最低氣溫甚至低至-25℃,而一直喊着不入秋的廣東瞬間就入了冬。前一段時間北方地區更是飄起了大雪,大雪影響了人們的出行,但對於新能源車主來說,影響的不僅僅是出行,更是心情。

最近就有網友反映,自己在今年3月份買的純電新能源車續航里程嚴重衰減,新車才過大半年,續航就由廠家標稱的200公里縮減到110公里出頭,因爲自己平時上下班距離大概有80多公里,現在已經不太敢開車出門了,萬一車子沒電把自己撂路上就麻煩了。而據這位網友反映,現在他們那裏還不到最冷的時候,他擔心氣溫繼續降低,車輛的續航里程會進一步縮減。

其實,純電動車在寒冷天氣裏續航里程打折已經不是什麼新奇的事情了。美國汽車協會就進行過一項測試,在溫度降到華氏20度(攝氏零下6.67度)時,純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平均下降了41%。測試的車輛都是大品牌純電動車,分別是寶馬i3s、雪佛蘭Bolt EV、日產Leaf、特斯拉Model S和大衆高爾夫電動版。這場測試中,連電動車標杆特斯拉都不能倖免,國產品牌電動車可想而知。

事實上,大部分廠家電動車的最佳工作溫度是25℃,溫度偏差越大電池性能衰減就越多。爲什麼電動車的衰減會如此嚴重呢?首先,天氣寒冷上車之後我們肯定要開空調,對於燃油車來說,冬天開暖氣只是把發動機的熱量吹進駕駛艙,並不會消耗更多的能耗。而對於電動車來說,開暖氣要用車輛電池電量加熱電熱絲,續航里程當然會減少。

不過,這些都還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由於電動車電池特性決定的。現在的電動車主要使用的是鋰電池,當鋰電池的鋰離子從負極流入正極時,電池放電;反之,電池充電。當溫度降到一定程度時,鋰離子活性降低,也可以理解爲被“凍住”了,不容易流到正極。原本有100個鋰離子能流入正極,結果20個鋰離子被“凍住”,電池的電量當然會減少。

另外,鋰離子從負極流入正極的途徑是電解液,溫度降低,電解液“固化”,鋰離子流入正極的“路途變得兇險”,花費的力氣更大,會進一步減少電池的電量。

充電方面,鋰電池的充電原理是將鋰離子重新送回負極,負極材料的晶格就像蜂巢一樣,鋰離子來了之後可以“嵌入”進去,但低溫讓晶格就收縮,鋰離子“嵌入”變得困難,導致電池充電變得困難,充電時間延長。

爲了解決電池對溫度敏感的問題,許多廠家都絞盡腦汁的開發溫度管理系統,比如特斯拉在充電時會將電池進行預熱,讓電池達到合適的溫度,加快充電速度。另外,在使用車輛前,用外接電源給電池預熱,能最大程度的保證電池的活性,如果環境溫度低於0℃,特斯拉可以在出行前提前用外接電源預熱電池,但必須提前1小時遠程開啓。而車輛行駛時,如果用車輛本身的電量給電池預熱,最終結果還是會縮減汽車的續航里程,所以,如何阻止冬天純電動車續航里程衰減?到目前還是無解的!

反觀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廠家就要聰明得多,既然寒冷天氣會讓電動車續航衰減嚴重,那我不把車賣到寒冷地區就行了唄!小鵬就是這樣的廠家,除了北京的體驗中心外,小鵬汽車其他的體驗中心都設在了長江以南的南方地區,分別是廣州、深圳、東莞、武漢、杭州。

但不管怎麼樣,冬天純電動車續航大打折扣苦惱的是廣大車主,正如文章開頭那位網友的遭遇,本來想買一輛純電動車城市代步出行,溫度一降,最基本日常通行都受到影響,那買電動車還有什麼用?正如網友們感嘆的,這哪是買車呀,車比人還要怕冷,這分明是買了一輛電動爹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