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叔下班的路上最近開了不少代餐奶昔店,打出的招牌都是能輕鬆減肥。

奶叔心頭一喜,喫冷飲還能減肥,天下竟有這種好事?

然而研究過配方之後,奶叔的眉頭一皺,發現事情並不簡單。雖然名字是“奶昔”,其實成分表裏半個“奶”字都沒有。

減肥原理是用蛋白粉來降低人們的能量攝入。

長期喝是能變瘦,但這種喫法,就跟你一天只喫一個饅頭也能變瘦是一個道理,回頭扛不住了,體重妥妥反彈回來。

某奶昔成分表

而我們通常見到的奶昔是什麼樣的呢?

它是一種甜冷飲,通常是由牛奶 、冰淇淋或水果製成 ,有的還會加一些調味劑或甜味劑,比如奶油糖果,焦糖醬,巧克力糖漿等。夏天時狠狠嘬上一口,賊爽!但是熱量也相當高!

可你別看奶昔現在口味這麼豐富,老少皆宜。

要是知道他發明之初的樣子,你恐怕連撇嘴都來不及,因爲奶昔在創造之初真的是一種保健補品。

“奶昔”這個詞,最早出現是在1885年。那時它的口味特別單一,就是一種酒精威士忌飲料。

有報紙描述它是一種“堅固的、健康的蛋酒式飲品,裏面加有雞蛋、威士忌等,既是一種滋補品,也可用來款待朋友。”

What?

奶昔居然是一種補藥,還是一種含有酒精的補藥?

奶叔不由得想到那種逢年過節孝敬爸媽的十全補酒......

後來,到了1900年,人們在奶昔裏面開始加入巧克力、草莓、香草、糖漿等,雖然製作奶昔的食物和口味都有所變化,但奶昔還是沒有擺脫“健康飲料”的標籤。

到了20世紀20年代,芝加哥的一家藥店連鎖店Walgreens,想在美國推廣麥芽奶粉。這種奶粉本來是用作殘疾人和兒童易消化的恢復性保健飲料。可沒想到,它的口味在很多健康人那裏也受到了好評。

於是,它與牛奶、巧克力糖漿共同混合成了一種麥芽乳飲料,成爲Walgreens的一種標準產品。

麥芽奶粉

下面,奶昔的命運轉折點來了。

1922年,Walgreens的一位員工Ivan Pop Coulson在麥芽乳飲料的配方中創造性地添加了兩勺香草冰淇淋製成奶昔,很快受到極大的歡迎。

Walgreens藥店一看,這個商機不錯,值得發展。便將奶昔作爲Walgreen藥店連鎖店產品的一部分,命名爲“麥芽”。

至此,奶昔也算是終於撕掉了“補藥”的標籤。奶昔居然是一家藥店發明的,和以前作爲止咳藥水的可口可樂也算是殊途同歸了。

但是,奶昔要想徹底完成轉型,還少不了一樣東西——電動攪拌機。

沒有電動攪拌機的奶昔是不完整的。不管是蛋酒也好,還是後來的“麥芽”也好,少了攪拌機,奶昔的口感和顏值都會大打折扣。

這時,又出現了一個拯救奶昔的靈魂人物——Steven Poplawski,他在1922年發明了電動攪拌機,奶昔此後便開始採用現代攪打,充氣和泡沫的形式了。

△當年的電動攪拌機

後來,還出現了一種“五軸混合器”。

它有多厲害呢?據說它可以同時生產五個奶昔,並且全部自動完成。

在你拉動機器槓桿時,它會自動分配等待的紙杯,然後等待奶昔落下,省時又省力。沒過多久,“手搖奶昔”就涼涼了。

到了20世紀50年代,奶昔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而且各地的命名也都非常有趣。

單在美國,不同的地區叫法就不同,比如“冰沙”,“天鵝絨”,“磨砂”或“櫥櫃”,還有的奶昔被稱爲“混凝土”或者“XX牛奶”,在一些餐館中,奶昔還會被縮寫成“搖動”......

奶叔也是很服氣,當時取名字都是這麼隨意的嗎?

奶昔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再只是名字隨意了。

造型也都是各種奇葩!

▲這打針的造型是幾個意思?

▲這是傳說中的美人魚?

這是一家位於澳大利亞堪培拉的Pâtissez甜品店的招牌奶昔。

他們家的奶昔就成功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的喫貨,連奶叔都忍不住想去打卡一遭。

▲來自世界各地的打卡者

當然,還有韓國的巧克力爆炸奶昔。

看這“厚重”的造型,估計喫完這一杯,你的減肥計劃就可以拜拜了。

▲韓國爆炸奶昔

英國的彩虹奶昔,是不是成功喚起了你的少女心?

▲彩虹奶昔

金箔奶昔,一看就是土豪必點。

▲金箔奶昔本名“市長金”

傳說美國一家餐廳還爲Instagram量身打造了正方形奶昔,無論是奶昔容器,還是搭配的水果、巧克力,全都是正方形,以此和Instagram的正方形圖片相呼應。

這麼精美的奶昔,奶叔都不捨得下口了!

奶粉們都喜歡喫什麼口味的奶昔?

趕緊留言告訴奶叔,今天的減肥計劃就暫時擱置一下吧~

END

我是荷蘭奶叔

掃描下方二維碼

育兒知識、牛奶營養、荷蘭趣聞打包送給你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