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这是大唐才女薛涛写给大唐才子元稹的一首诗。31岁的元稹出任蜀地,结识了42岁的薛涛,两人一见如故,擦出爱的火花。可惜的是,元稹未来是要做宰相的人,他怎么会和你薛涛在此长相厮守呢?不出三个月,元稹便调离了蜀地,留下薛涛苦苦相思与痴恋。

薛涛的诗在《全唐诗》中编存一卷,大多描写相思情爱,情感细腻柔弱,作为女人,自是正常不过。然而,虽为女人,她也有忧心国事的一面,她也有大议论、大见识,怪不得当年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要薛涛申请做“校书郎”。这首《筹边楼》直抉边衅之源,洞中边情之要。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筹边楼是唐代名楼,李德裕出使西川节度使时,为筹划边事所建,这楼不仅用于登览,而且与军事有关。李德裕在任时,收复过吐蕃占据的维州城,西川一点还比较安宁。李德裕离任后,边疆纠纷又起。此时,薛涛已是七十多岁的,她感慨时事,写下这首诗。

楼之高,与云鸟相齐,四面八方的秋色尽收眼底。楼之壮,力压西川四十州,更显楼之高。首两句气象浑厚,不仅点名了李德裕建楼的军事用意,自己百感交集的今昔之感也蕴含其中。

后两句寓谴责于沉痛感慨中,意思是说,由于将军们的目光短浅,贪婪掠夺,找来了与羌族的战争,而他们却没有抵抗能力,连西川首府成都都深受其扰。而今站在这楼的最高层,连边地的烽火都能看到。

“最高层”与“平临”呼应,“见边头”与“壮压”呼应,前两句写天平盛世,后两句写边防纷争,今非昔比,朝廷的用人得失也包含其中,充分显示了薛涛心系国事盛衰,忧国忧民的形象。这首诗有议论,有感慨;有叙述,有描写;动荡开阖,气势豪放,在中唐诗中并不多见。

站得高,则望的远,看的清。在唐诗中,薛涛可能是第一个使用“最高层”三个字的诗人,北宋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含义与这首诗相仿,大概也是化用了薛涛这首诗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