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報  李松  攝

       從廣交會到進博會,從側重擴大出口到更加註重進口,兩個國際性展會見證了中國外貿發展的歷史變遷,譜寫着中國改革開放的精彩樂章。

國際商報  劉冬平  攝

廣交會結束,進博會啓幕,世界正見證中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接力”。

從廣交會到進博會:與世界分享開放發展新紅利

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備受矚目的進博會已吸引來自130多個國家的3000多家企業簽約參展,其中,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超過200家。

這是全面對外開放的中國行動——

談起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商務部部長鐘山表示,這是黨中央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一項重大決策,是我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一個重大舉措,明確釋放了反對保護主義、建設和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積極信號。

這是與世界各國分享發展紅利的中國機遇——

進博會不是中國的獨唱,而是各個國家的大合唱。來自進博會的數據顯示,目前,進口博覽會3000多家參展企業中,不僅涉及G20全部成員,覆蓋超過50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全球44個最不發達國家中,也有超過30個前來參加。大量外國參展商希望抓住中國消費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機遇,藉助進博會的平臺,在中國市場“更進一步”。

進博會舉辦場地——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新華社記者  凡軍 攝

這是中國提供的普惠包容的公共產品——

通過擴大進口,支持其他國家搭乘自身發展“快車”“便車”,中國爲發展中國家提供出口市場、發展機會和就業機會。

從打開窗到推開門:中國開放的大門將越開越大;從上海放眼全國,新一輪高水平開放浪潮奔湧。

“進博會不僅是上海的、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主席張松聲說,新加坡企業來進口博覽會不僅是爲了尋找中國市場的新機遇,也希望藉此平臺找到合適的中國夥伴,一起開拓全球範圍內的第三方市場。

       進博會對開放的帶動效應已開始顯現。爲辦好這次博覽會,相關部門修改、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出臺了包括通關便利化、服務保障等一批政策措施。“這些措施將爲相關領域改革開放積累新經驗、探索新路徑。”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傅自應說。

從優質農產品和食品,到先進醫療器械、抗癌新藥,根據展商登記情況,這屆進博會上,首次進入中國的展品多達5000餘件,切實讓消費者和企業不出國門就能體驗全球質優價廉的產品。

如果說,廣交會是一扇窗,打開窗,世界開始認識中國;那麼,進博會則像一道門,推開門,中國加速擁抱世界。  (新華社記者於佳欣、何欣榮、王攀、周蕊)

   10月24日上午,廣交會副主任、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視察了第124屆廣交會。廣交會副主任兼祕書長、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主任李晉奇,商務部外貿司商務參贊劉長於,商務部安全與管制局副局長江前良,商務部貿易救濟局副局長王新,廣東省商務廳廳長鄭建榮,輕工商會副會長陳江峯,食土商會副會長戎衛東等陪同視察。      (圖片由國際商報攝影記者 王廣宇 提供)

第124屆廣交會二期:主要展出餐廚餐具、日用陶瓷、家居用品、禮品等

第124屆廣交會二期開展主要展出餐廚餐具、日用陶瓷、家居用品、禮品等。圖爲採購商在園林產品展位仔細端詳產品。(吳冰 攝)

第124屆廣交會二期開展主要展出餐廚餐具、日用陶瓷、家居用品、禮品等。圖爲採購商在經營餐廚用品展位挑選到了心儀的產品。(吳冰 攝)

124屆廣交會上,國際商報記者在瓷器展臺採訪企業負責人。(王廣宇 攝)

琳琅滿目的各色聖誕裝飾品裝扮了整個展臺。圖爲海外採購商在挑選中意產品。王廣宇攝

第124屆廣交會三期:展品主要包括紡織服裝、鞋、箱包等

第124屆廣交會三期10月31日開幕,11月4日閉幕。展品主要包括紡織服裝、鞋、箱包及休閒用品、醫藥及醫療保健、食品類產品。(三期圖片均由國際商報攝影記者宋寶貴提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