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翠西亚·海史密斯在《盐的代价》序言中说,书的灵感来自1948年底,故事就像凭空从笔下流泄而出,开头中间结尾,大概只花了两小时时间或者更短。因为生了水痘,她得以动笔写作。在作品完成的1951年,有10个月时间,她一直掂记着出版,甚至不能动笔写作其他。

第一章开篇描述法兰根堡百货公司员工食堂的午间场景,人群不断涌入与涌出,每个座位上都有人,各种声响巨大。不知为什么,读到这儿,让我想起宜家餐厅的情形。

去过的宜家餐厅,临近吃饭时间,无一例外,人满为患。似乎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的事情吃着自己的食物,但又仿佛是,每个人在做同一件事情吃同一种食物。总之,无论何时抬头,总有片刻恍惚。

“她吃着她那盘热腾腾的每日特餐,一片灰色的烤牛肉,配着一球上头淋着褐色肉汁的马铃薯泥,一堆豌豆,还有一小纸杯的辣根酱。”派翠西亚·海史密斯在书中写到。

此处也极象宜家餐厅场景。人群排队,跟着餐盘缓慢移动,无论你打定主意要吃哪种食物,都受限前面顾客的选择。如果她时刻迟疑,前脚拿这个,后脚觉着那个更好,你只能停下脚步,等她拿定主意。

终于来到牛排前,穿制服的姑娘,早将几块牛排装盘就绪。每块牛排摆盘位置,土豆泥的大小,严格遵照要求,看上去极乏味。而且,牛排也是灰色的。

和特芮丝的午餐,不同之处只在于,没有豌豆,只有一朵西兰花和水煮胡萝卜。西兰花还能吃,胡萝卜难吃得,连兔子都嫌弃。

特芮丝为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一边吃午饭,一边阅读类似法兰根堡百货公司员工手册的《欢迎来到法兰根堡》。这处描述,在2017年的现实生活中,也有相似之处。

靠窗的姑娘,在宜家餐厅一面吃着芝士蛋糕,一面翻看宜家产品手册。她一定也是为打发时间,使自己看上去对某件事情比较专注,以掩饰在巨大人声中的些许孤单和不自在。

并不是每个人都习惯或会喜欢人声鼎沸的餐厅。

为什么以《盐的代价》为书命名?有人分析,海史密斯年轻时为自己的同性倾向痛苦,不断阅读《圣经》。《圣经》说,“Ye are the salt of the earth: but if the salt have lost his savour, wherewith shall it be salted? It is thenceforth good for nothing, but to be cast out, and to be trodden under foot of men.”

也有人翻找出据《盐的代价》改编而成的电影《卡罗尔》2015年上映时,编剧Phyllis Nagy在戛纳记者招待会的回答,”这典故出自《圣经·旧约》,罗德之妻回望一眼索多玛城,变成盐柱。以海史密斯的个性,她用罗德之妻的典故,并非指原意中对旧城旧制度的留恋,而是以索多玛,代表离经叛道的欲望和欢愉。我的解读是,为了那份极致灼热的欲望,即使以性命为代价,变成盐柱,又如何。“

还有句关于盐的谚语:没有爱情,就像没有盐的肉。人们认为,这也是海史密斯此书隐密的主旨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