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山开启数字化阳光扶贫平台,打通数据“孤岛”让扶贫工作精准到户!

近日,保安乡龙溪村的戴天生放下了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今年,戴天生的女儿考上了江山市职教中心,学费却成为一家人的烦恼。9月下旬,戴天生一家通过江山市“速递寒门”平台“我要申报”模块在线申请“雨露计划”项目,完成地址、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填写,附件上传就读学校录取通知书、户口本复印件、银行卡复印件、低保证等资料后,确认提交。十个工作日后,戴天生的女儿被确定为“雨露计划”补助对象。

今年1月,江山市建立“速递寒门”一站式阳光扶贫服务平台,收录扶贫人员、扶贫资金、扶贫项目、扶贫力量“四大数据库”,打通与民政、人力社保等7个部门之间数据“孤岛”,通过数据比对分析,互相验证识别,提高扶贫帮困的精准度。为确保精准扶贫阳光运作,实现风清气正,江山市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一纪检监察组将“速递寒门”阳光扶贫服务平台运行列入立项监督项目,对扶贫对象条件审核识别、产业扶贫项目筛选安排、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进行动态监督,督促做到精准扶贫“一户不漏、一个不少”。

  “速递寒门”使得对象识别更精准。“速递寒门”一站式扶贫平台,通过打通数据孤岛,实现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动态管理。江山市凤林镇某村有一户一家3口的农户向平台发起低收入农户申请,该户主本人年老多病,一家人依靠儿子一人一年两万多元的打工收入支撑,而每年光医疗费支出就要一万八千多元。按照现有情况,该户是符合申报条件的。但通过平台大数据比对,发现其儿子名下有一辆价值13万元的轿车,不符合低收入农户申请条件,于是退回了该申请。

  “速递寒门”使得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更精确。目前,全市通过平台申请上报共31个产业项目,江山市对项目所在村低收入农户数、村集体致富因素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对比,优先筛选,精准安排。通过对各实施村集体经济情况、项目经济效益等因素对比,优先安排了新塘边镇塘边村鱼苗养殖基地提升工程和毛村山头村光伏扶贫地面电站等12个项目,预计可带动低收入农户1234户3847人实现增收。平台不仅能清晰展现各级扶贫济困资金的来龙去脉,而且实现了从顶层到末梢的全流程监督,确保扶贫资金精准滴灌到具体的扶贫对象、扶贫项目。

  同时,“速递寒门”平台使得服务更周全。平台与全民网格相结合,基本实现群众申报“零跑腿”“跑也不出村”。低收入农户申请异地搬迁全流程环节从21个压缩至9个,办事效率提升57%,从一个月办结加速到一周办结。

截至目前,江山市已完成低收入农户政务公开全覆盖,“速递寒门”服务平台已接收办件申请1820件,群众满意度达99.2%。

小布邀你收藏江山发布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编辑:陈云芳 周云奇

喜欢就给小布点个赞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