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刁    斗

编辑| 白复海

好多年来,在我一直乐于接受其影响的各路狂人怪人好玩之人里,哲学家叔本华是重要的一位,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一听到他那些关于孤独、关于痛苦、关于虚无、关于悲观主义或个人主义的睿言隽语,我都会筋脉畅达脑洞大开。久而久之,对他的信服,就让我成了一个无条件地接受进口奶粉的新科妈妈。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虽然叔本华的某些观点对我这个“新科妈妈”来说是免检产品,但作为一个和他一样未免极端甚至褊狭的怀疑主义者,对他另外的某些观点,我那根警惕的神经则始终绷着,一如防范国产奶粉里的三聚氰胺。

“大量的单纯的阅读会使我们的精神丧失灵敏性,就像一根弹簧,连续不断地受到重压会失去弹性。如果一个人不想动脑思考,最保险的办法,就是一旦空闲了就拿起一本书……而思想家、天才,以及那些照亮世界、推动人类发展的人,则是直接运用世界这本大书的人。”比如,他这段关于读书的奇谈怪论,就让我什么时候念叨出来都耿耿于怀。我一向信奉开卷有益,哪怕只从“动脑思考”这一角度说,在我看来,通过阅读启动脑神经的思考开关也是核心步骤。

我不否认,古往今来,那些能“照亮世界、推动人类发展的人”,的确都有本事颠倒众生翻覆天地。但是,即便是这些行动能力超强的创世精英,多半也还是文字的至交书籍的莫逆,是最喜欢和最擅长汲取书本的读书种子。况且,这世间的多数读者,更是我这种只有能力摆弄手上那本纸质小书的凡夫俗子,读书只是为了消遣、为了认知、为了缓解孤独痛苦以及虚无,根本没打算颠什么或覆什么。所以,我坚决反对叔本华以“精神丧失灵敏性”为由,诋毁我的随遇而读。

唔?前边我说开卷有益,此时又讲随遇而读,在提法上,做这种微调有必要吗?

大概有吧。“开卷有益”与“随遇而读”,的确像硬币的一体两面,但既为两面就必有差异,对其不该不辨不察。前者指向单一:“开”;后者则有三重涉及:除了“读”是重复“开”的意思,还更有出之于主观意愿的“遇”和主要由客观条件左右但接受主体并非就无所作为的“随”,它们能让“读”亦即“开”,陡然获得一个选择的前提,可以不动声色地,就把理性之益与自由之益也尽收眼底——说明一下,我言及的“益”,从来都不是那些挂靠好处的教化或融会便宜的教条,而是百骸的舒坦与心智的充盈。这就好比,对人来说,生存中温饱永远第一,饥不择食无可厚非;可是,如果哪位光喘得匀气儿就自诩幸福,认为天下之事唯衣食与色,那和猪狗也就没了区别。所以,在多数人那里,对于服装之美的刻意,对于食物口感或营养的用心,又都在温饱之初就出现了,甚至,远在温饱以前,人这株“会思想的芦苇”(帕斯卡尔语)对于一应生命必须的理解与想象,就已然大于物质而精神化了。如此推论,便不难了然,当“读”亦即“开”被允许理性地自由地去遇合值得礼遇知遇的阅读对象时,人生中,不论无聊还是有趣的消遣时光与认知岁月,便都容易接通高级与美妙——多说一句,其实消遣无所不包,任何意义上的认知,都是消遣菜谱里的珍馐佳肴。

显然,在开卷有益的基础上我迭代随遇而读,是因为后者包含选择功能。我不否认,如果遭逢野蛮时代,求知有罪,问道该死,一如陈寅恪诗句所云:“平生所学供埋骨,晚岁为诗欠砍头”,那自然就讲不了了,作为一个嗜书者,只能艰难和屈辱地,从流通于自己手上的文字垃圾中沙里淘金……但设若看书不用冒险,一个读者,有权利从兴趣爱好出发去自主选择,那他的消遣,便肯定不会止于单纯,而会情不自禁地勾连上胸襟视野,以及精神格局思想品质。前些天的微信朋友圈里,有一份资料性书单广为流传,它对比着统计的,是中外几所著名高校中,学生所读之书的前10排名:比如《理想国》(柏拉图)位居哈佛的榜首,《平凡的世界》(路遥)名列清华的前茅……哦,我提这个,不为以柏拉图碾压路遥,尽管,他是自文艺复兴以来,几乎能对全世界所有有识之士产生影响的超级大神,而他,只是某些渴望情感抚摸需要励志关怀的艰窘的中国人的温暖输送者与安慰施予人。

但真的没必要为他俩分高低量轻重,他们都在以文明的方式表达自己,这就够了。我提这事意在其他,意在那两组书单价值上的判若云泥:在一个“蝴蝶效应”越来越摧枯拉朽的“共享”时代,这些除了拥有本能储备,理当还拥有更为深广更为普适的情感储备、知识储备、观念储备的莘莘学子,所耗脑细胞最多的此10本书与彼10本书居然无一重复。这实在是不可思议!这就好像,国之理想与世界之平凡,真的已经格格不入又南辕北辙。于是,那边所钟情的10位柏拉图们,与这边所追捧的10位路遥们,求索温饱的迫切与超越温饱的坚韧,便仿佛不发生在同一个地球村里。

如此这般地“开卷”一下“平凡”再“随遇”几遭“理想”,事情竟变得有意思起来:更富弹性和耐琢磨了。或许,在读书问题上,叔本华与我的分歧没那么大,甚至两者还殊途同归,尽管,作为致力于“运用世界这本大书”的智者,他更想让自我统辖一切,而作为只满足于“单纯的阅读”的笨伯,我只愿在一切中参与自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