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一些錯誤,完全是因爲孩子的肌肉還沒有發育到可以運用自如的地步。很多方面,他們和大人不一樣。比如孩子摔碗,難道這些值不了多少錢的東西,比對孩子的訓練還珍貴嗎?

                                                                                                              ——蒙特梭利

      孩子的成長都是伴隨着錯誤的,在孩子犯錯時父母予以指責、打罵,不僅會讓孩子內心的愧疚消失,使其對錯誤變得心安理得,甚至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他們以後故意犯錯。指責還會使孩子爲了逃避犯錯而不敢嘗試,有的孩子犯錯後爲了逃避打罵,甚至學會了撒謊。

      那麼,孩子犯錯後,我們具體該怎麼辦呢?

      (1)對孩子要求不要太苛刻

      在親子關係中,沒有什麼比“不準犯錯”更具傷害力的了。如果孩子不慎犯一次錯,家長就將他所有的優點全盤否定,這不僅不公平,也會讓孩子變得做什麼事都戰戰兢兢、惶恐不安,生怕犯錯。

      所以,不要做完美主義父母,彆強迫孩子做什麼事都完美無缺,他有犯錯的權力。如果孩子犯了無傷大雅的小錯,爸爸媽媽大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孩子知道事情的後果,以後孩子自然就會注意不再犯錯了。

      (2)聽聽孩子犯錯的原因

      孩子犯了錯,與其不問青紅皁白地指責一番,不如耐心問明原因,然後再細心教育。例如,當孩子拿了家裏的錢,家長不要一下子想到“偷”這個層面,認爲孩子變壞了就教訓孩子,而要耐心詢問孩子爲什麼拿錢。孩子講明原因後,家長就要根據情況分析,告訴孩子以後應該怎麼做,或者家長在零花錢上做一些改變,避免孩子以後出現這種行爲。借這個機會,家長還可以給孩子講講偷的問題,例如,怎麼做是偷,爲什麼不可以偷,偷會帶來哪些不良後果等。

      (3)不過度埋怨孩子

      孩子做錯了事情,本身就已經很傷心或很恐懼了,家長如果再不斷埋怨孩子,只會加劇孩子的恐懼心理。孩子緊張、焦慮,只顧害怕了,如何改正就顧不上了。此外,有的孩子還會產生反感情緒,形成逆反心理,甚至自暴自棄。

      (4)讓孩子知道你像以前一樣愛他

      當孩子犯了錯,你已懲罰完孩子,一定不要讓孩子感覺你對他的愛減少了。例如,你懲罰完孩子有好長一段時間不理他。既然你已經寬恕了他,就要讓他知道你還會像以前一樣愛他。一位父親是這樣做的,他懲罰完孩子之後,會立即抱抱孩子,或對他說:“我愛你,寶貝。” 

      孩子犯了錯,上帝都會原諒。煤業也有瑕疵,更何況孩子?要寬容孩子的缺點,這樣,你不僅會讓孩子更好地改掉缺點,還會發現孩子更多的優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