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建設國際音樂之都,成都無論在歷史積澱、產業基礎還是人才儲備等方面都有充分的準備。10月19日晚8點,伴隨着交響大合唱《我愛你中國》的歌聲,第十二屆中國音樂金鐘獎開幕音樂會在五糧液成都演藝中心舉行。

放歌十月,盛世金鐘!

10月19日晚8點,伴隨着交響大合唱《我愛你中國》的歌聲,第十二屆中國音樂金鐘獎開幕音樂會在五糧液成都演藝中心舉行。本屆金鐘獎將於10月19日至10月28日在成都舉行,這是國家級文藝獎項首次落戶西部。

金鐘獎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音協共同主辦的中國音樂界綜合性專業大獎,是與戲劇梅花獎、電視金鷹獎、電影金雞獎並列的國家級藝術大獎。

未來三年金鐘獎都將在成都舉行,這將爲成都打造“國際音樂之都”提供強大推動力。

羣星璀璨

著名歌唱藝術家輪番登臺獻唱

音樂會現場可謂羣星璀璨,著名歌唱家廖昌永、閻維文、雷佳、殷秀梅、張也、呂繼宏,著名指揮家餘隆、譚利華、朱其元,著名演奏家宋飛、呂思清等,爲成都市民帶來《沁園春·雪》《快給大忙人讓路》《看山看水看中國》《母親》《我的愛將與你相伴終生》《在希望的田野上》《船工號子》《二泉映月》《成都》等經典曲目。而這臺高質量的開幕音樂會由著名歌唱家鬱鈞劍擔任導演,著名主持人楊瀾擔任主持。

天府十月,歌聲嘹亮;盛世中國,“聲勢”磅礴。藉此次金鐘獎的圓滿舉行,祝願偉大祖國繁榮昌盛。

本土驕傲

“音樂川軍”主場高歌

音樂會現場,男女生重唱《今夜無人入睡》讓人如癡如醉,值得一提的是,包括這首歌曲在內的多首歌曲都是四川音樂學院交響樂團藝術總監與首席指揮朱其元負責指揮。而在演奏樂團方面,四川音樂學院交響樂團、成都樂團將與杭州愛樂樂團組成超過200人的交響樂團陣容,而成都大學生合唱團、四川音樂學院合唱團、四川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合唱團共計200餘人作爲東道主的成都,也是展示了音樂川軍的力量。

蓄勢待發

成都努力打造“國際音樂之都”

對於打造“國際音樂之都”,成都早有準備。

這次的金鐘獎並不是成都第一次舉辦高規格音樂盛會。今年4月,“第8屆音樂之都城市大會”就在成都順利舉辦,超過14個國家約400人蔘加了這場全球性音樂產業大會。

成都正抓住這樣的機會,表達自己的音樂主張。今年年初,成都發布《成都市建設國際音樂之都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根據計劃,成都提出了建設以高品質音樂演藝爲核心影響力的國際音樂之都,力爭用三年時間,不斷提升成都在高品質音樂演藝領域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而建設國際音樂之都,成都無論在歷史積澱、產業基礎還是人才儲備等方面都有充分的準備。

歷史積澱

琴臺路鳳求凰雕塑

成都對音樂的偏愛,有着深厚的歷史積澱。早在唐代,成都就已成爲多元音樂文化的聚集地。一千多年前,杜甫曾用“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的詩句來描述當年音樂盛行的成都風光。

產業基礎

成都東郊記憶音樂公園

目前,成都擁有國家音樂產業基地東郊記憶和少城視井、城市音樂坊、梵木創藝區4個音樂園區,龍泉驛洛帶、彭州白鹿、崇州街子、邛崍平樂、大邑安仁5個音樂小鎮。同時,成都還聚集了咪咕音樂、摩登天空、愛奇藝、酷狗音樂等知名文化企業。

人才儲備

成都擁有四川音樂學院、四川大學等10餘所音樂或設有音樂專業的院校,每年培養專業人才3.5萬人。由成都發起成立中國專業音樂院校原創音樂發展聯盟,每年超過47000名音樂人才和超過6000名專業師資力量,匯聚到成都音樂發展大局中。

硬件平臺

成都露天音樂公園

當前,成都市域內已建成大中型演藝場所37個,一批國際化演繹設施場地陸續建成投用。2018年10月11日,四川大劇院正式迎客,四川大劇院採用“雙劇場”結構,其中大劇場1600多個座位,小劇場450個座位;2018年12月29日,成都城市音樂廳迎來首演,成都城市音樂廳總座位達3600多個,是目前西部最大的音樂廳;2019年4月30日,全國目前唯一的特效聲景觀公園——成都露天音樂公園開園首秀。

消費熱情

小通巷

成都不僅有濃厚的音樂氛圍、紮實的產業基礎、優秀的音樂人、一流的演藝平臺,更有一大批愛聽音樂、懂得享受音樂的人,從這裏火爆的演唱會市場可見端倪。成都的演唱會票房一直穩居全國前三,2018年成都的音樂演藝票房近5億元,已成爲衆多音樂演藝品牌和項目的首選地。

對於成都而言,音樂的意義不言而喻,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座城市始終有着音樂的滋潤和哺育。如今,成都正以建設國際音樂之都的雄心和行動,向世界展示這座音樂之都的無限魅力。

◎ 來源:看度、紅星新聞、新華社、雲上深夜快遞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