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闆啊,物碗“灌”粿條”

沙茶粿

祕製沙茶芝麻醬,

拌着粿條染了顏色,

那抹獨特的氣息是和家鄉的牽連,

即使走得很遠了,也能瞬間勾起思念!

每個人的記憶深處,都有一家自己鍾情的老店,它販售着回憶的味道~特別是深夜時分,小巷的路口,微閃的燈光,破舊的木桌椅,隨意就坐......

“老闆啊,物份沙茶粿甲肉丸湯”

對粿類情有獨鍾的潮州人,無論過年過節,老街小巷,都會出現粿的身影,紅桃粿,鼠殼粿,菜頭粿,麥粿........能搭的,不能搭的,都可以融合進粿裏,這種執着世代延續着!

但有一種粿,卻不屬於粿類的範疇!

起初聽到沙茶粿,一直以爲它就是一種粿類,做爲潮州人的我,印象裏好像沒喫過,直到接觸後才發現,它就是我們日常說的“碗幹碗溼”、“灌粿條”.....

雖然說起來有些可笑,但不排除自己的身邊人沒有發生過!至於所謂的沙茶粿,其實就是沙茶粿條!

沙茶粿的做法簡單,粿條下鍋,一起一落一放,切幾塊肉片,燙一下青菜,再淋上特製的沙茶芝麻醬,滴些香油,放上芹菜粒........

大功告成,至於想入味些,可以這樣說:

“伯啊,沙茶醬多加點!”

傳統簡約的做法,獨特的味蕾體驗,舌尖上的觸感主要來自於沙茶醬的鹹香,根本就讓人擺脫不了好嗎!

你有老乾媽百搭無敵,我有沙茶醬獨步天下~

沙茶醬對於潮州人來說,就是日常標配,腸粉可以加,粿條可以加,麪條可以加,餃子可以加,和牛肉丸更是是CP,火鍋還要做醬料.....簡直無所不能!

感覺這世間的一切,只要蘸上沙茶醬,都會變得特別美味!

不誇張地說,沙茶醬是潮汕人的“本命”,

有了沙茶醬,可以蘸“宇宙”!

清朝康熙年間截至今天,沙茶醬已經在潮汕地區流行了近200年,也早已成爲潮汕美食的一種符號。

沙茶醬,具有大蒜、洋蔥、花生米等特殊的複合香味,蝦米和生抽的複合鮮鹹味,以及輕微的甜、辣味。其實無論用什麼佐料配搭,更重要的是,它是家鄉的味道。

基本在“灌”的時候,也會加上芝麻花生醬,並不爲竄了沙茶醬的主味,融合得非常和諧,反而更加鹹香!

上桌後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攪拌,芝麻花生醬的香味竄了出來,給粿條和豬肉都“染”上顏色,透着香氣!

沙茶芝麻香混着純白的粿條帶着的米香,入口的那一剎那:嗯,回到家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