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竹林精舍:印度第一佛寺,日本僧團復建,當地人卻只喜歡來乘涼

從尼泊爾邊境騎着自行車進入北印,一路都是肥沃的平原地帶,然而過了恆河,走到南岸90公里處的Rajgir(拉傑吉爾)終於看到一座山。法顯的《佛國記》和玄奘的《大唐西域記》都記載了這座山。佛經根據梵語、巴利語將“Rajgir”意譯爲“王舍城”,公元前684年,摩揭陀國將王城定在這裏。佛陀曾頻繁在這座山上講經說法,山腳下的竹林精舍和山坡上的靈鷲峯談論的內容隨着佛教經典東傳,融入到我們的文化當中。

王舍城雖然叫“城”,到這兒卻看不到城牆,也沒有王宮。印度人似乎不關心已經抹去的東西,僅象徵性地修了個地標牌坊表示尊敬。從牌坊穿過,即到了城內。其實裏面與外面區別不大,仍然是鄉村和田野。只是多了幾座佛寺以及接待朝聖者建的酒店,這也是20世紀東亞、南亞諸佛教國香客佈施的結果。北印農民多,信奉印度教,大都目不識丁,更不關心王舍城對佛教的影響,他們只是在最熱時候將佛寺當作免費避暑地來逛逛。

王舍城距離那爛陀寺不足10公里,在那爛陀住了3天后開始前往菩提伽耶的時候路過王舍城。這裏的火車站讓我這個路盲意識到王舍城纔是附近的繁華區。可是當我回想起比哈爾邦首府的一團糟,馬上對小鎮沒有了期待。可是又不免好奇,據說就是這座平原上的孤山形成的天然屏障讓摩揭陀國的首府固若金湯,延續了數個王朝。(圖:從山頂眺望那爛陀)

進入王舍城,看到街上的民房蓋得歪歪扭扭,沿着林蔭大道兜一圈,被其中一座漂亮寺廟所吸引。對照在那爛陀買的明信片,認出這裏就是竹林精舍。竹林精舍是佛陀傳法的第一處固定場所,即寺廟的前身。佛陀在這之前的傳法都沒有固定場所,弟子們跟着他四處奔波。眼前的精舍門口寫着日本山妙法寺,一尊蓮座佛像,潔白清爽。今天來乘涼的人不少,大殿門口脫了一大堆鞋子,有人直接在廊下酣睡,殿內傳來“咚咚”敲鼓聲。

殿內是日式佛堂,供奉着晶瑩剔透的玉雕佛像,一位皮膚黝黑的印度漢子穿着寬大白褂子,一邊敲鼓,另一隻手抓起盤子裏的白色糖豆,分給今來參拜的孩子。大殿牆壁掛着佛陀幾位重要弟子的畫像,註釋小字用了日文。種種特徵表明竹林精舍是日本日蓮宗供養的,只是此時廟前廟後沒遇到日籍僧人,無法交流確認。

循着明信片上畫面,抬頭也看到了山頂上一座醒目的白塔。繞到後山,乘着索道上到山頂,走近看,原來是一座佛舍利塔。和竹林精舍一樣,佛塔是日蓮宗的供養。這時鼓聲又響起,循聲進入殿內,這次遇到一位黃皮膚中年僧人。

入印十幾天,終於見到一位東亞人面孔,不免激動,連忙合掌打招呼。和尚也很好奇會說日語的中國人大熱天騎車子逛印度,於是請我們到涼爽的後院聊一會兒。日本和尚一人管理着山上山下兩處寺院,他一邊囑咐印度管家做幾杯木瓜汁,一邊用筆在紙上寫下他的名字。這次閒聊內容十分重要,和尚解釋了在王舍城和比哈爾邦其他幾處佛教勝地建寺緣起,一方面提供了菩提伽耶、鹿野苑路線的信息。

上世紀60年代開始在王舍城建寺,在這之前印度人對歷史漠不關心,包括那爛陀寺遺址也是從玄奘大《大唐西域記》中找回的具體位置。印度脫離英國殖民統治後,開始與東亞諸國交好。諸多佛教國家在這期間的民間交流增多,先後發起朝聖印度佛跡的活動,之後在這些勝地以供養形式建了各個國家的寺院。(圖:靈鷲山下緬甸寺廟)

與此同時,日本的酒店行業也看中了朝聖遊的商業價值,他們在這些寺廟羣中建起了高檔連鎖酒店,像竹林精舍旁邊的小酒店如果不跟團、不提前預定的情況下,掛牌價要480美元。這聽上去有“一年不開張,一開張喫三年”的意味。但細想,即便是中國普通遊客也無法忍受北印常見那種只有風扇,經常停電的大衆旅館。(圖:日本朝聖團供養的佛塔)

“嗞啦嗞啦”吸光木瓜汁,我們也準備下山,和尚送我們到一處觀景臺,順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了靈鷲山。炎熱的午後,山頂空無一人,石鷲羣雄風仍在,上面掛着風馬旗。一陣熱風掠過,茂密樹林裏蟬聲此起彼伏,恍若千年悠遠梵音低唱……

友情提示:1、王舍城的寺廟不收門票,但要進入佛堂須脫鞋。2、王舍城小鎮上幾乎沒有像樣的飯館,但在靈鷲山下索道入口處有兩家環境不錯的餐館,喫飯人較多。3、索道運營有時段,且收費。任何時段可利用步道上山。4、王舍城距離菩提伽耶70公里路程,與菩提伽耶附近的格雅通着火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