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會發現,強目的性、直接下結論、聚焦於解決方案,具有這些特點的對話方式,都無法讓聊天進入一種放鬆的氛圍,用此方式聊天的家長,並沒有把注意力放在回應孩子當下的情緒,而是把注意力指向未來。還有的家長和孩子聊天時,總是急於下結論,或急於用自己的觀點否定孩子的觀點,比如對話2中的媽媽,就是急於糾正孩子“討厭胡蘿蔔”的看法,結果孩子並沒有因此就順從地多喫一些胡蘿蔔,反而直接結束了對話。

不止一位家長跟方法君訴苦,孩子一回到家就封閉在自己的小世界裏,跟他聊天人家敷衍幾句,好不容易認真來場對話,結果總能吵起來。

咱暫且不說青春期這個特殊的階段孩子的原因,反觀自身,孩子養到十幾歲,很多家長還沒有熟悉跟孩子交流的套路,總是自己把談話比如死衚衕。

比如:下面的場景是不是經常上演?

對話1

爸爸:今天在學校怎麼樣?

小明:還好吧。

爸爸:“還好”是好還是不好,老師又批評你了?

小明:哎呀,沒有啊!

爸爸:那就是挺好的啊!

小明:嗯,還行吧。

爸爸:真是三棍子打不出個屁,不知道你天天心裏在想什麼!

小明:真的沒什麼,爸我去做作業了。

對話2

媽媽:來,多喫點胡蘿蔔,富含維生素A!

小明:我最煩喫胡蘿蔔了!

媽媽:胡蘿蔔很好喫啊,怎麼會煩呢!而且對長身體很有好處的啊,不許挑食。

小明:(喫了兩口)嗯,我喫飽了。

這兩組對話,家長的用意都是好的,想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生活,想讓孩子多喫蔬菜。可是,在兩組對話的結尾,小明都主動結束了聊天立場,一種“惹不起還躲不起”的態度。是小明太逆反?恐怕未必。

在這兩組對話中,家長的聊天方式都有很大問題。

什麼問題?就是目的性太強。

目的性思維,是自原始狩獵生活起至今一直推動着人類發展的思維。原始社會,如果沒有目的思維(打到獵物),人類就滿足不了生存需求。所以伴隨這種思維的是警覺性、對立性(哪裏有獵物、怎麼打死獵物)。

而聊天和謀生、打獵不同,情感交流是第一位的。家長和孩子聊天也是同樣道理,如果目的性太強,不僅使對話看起來缺乏情感互動,也使得孩子的心理、情緒處於應激狀態。

例如在“對話1”中,爸爸和小明的心理活動是這樣的——

爸爸:今天在學校怎麼樣?

(這小子神情有點不對勁,是不是在學校又惹事了?)

小明:還好吧。

(警報!警報!爸爸在刺探軍情!)

爸爸:“還好”是好還是不好,老師不會又批評你了吧?

(別想糊弄我,肯定有事!)

小明:哎呀,沒有啊!

(糟了,老爸要發飆!)

爸爸:那就是挺好的啊!

(真的沒事??)

小明:嗯,還行吧。

(實在沒啥要和他聊的。)

爸爸:真是三棍子打不出個屁,不知道你天天心裏在想什麼!

(問什麼都不說,怎麼和他交流啊!)

小明:真的沒什麼,爸我去做作業了。

(趕緊撤……)

還有的家長和孩子聊天時,總是急於下結論,或急於用自己的觀點否定孩子的觀點,比如對話2中的媽媽,就是急於糾正孩子“討厭胡蘿蔔”的看法,結果孩子並沒有因此就順從地多喫一些胡蘿蔔,反而直接結束了對話。

我們再看一組例子——

對話3

小明:爸爸,我不想學數學!

爸爸:爲什麼?

小明:數學太難了,很多題不會做。

爸爸:你這是畏難情緒,要不就是聽課不認真。

小明:可我上課認真聽了,也努力學了。

爸爸:數學很重要,將來還要學物理、化學,數學是基礎!

小明:我知道很重要,可就是感覺學不會。

爸爸:那是你還不夠努力,學不會也得學,多做練習題,把每道不會的題都弄懂了,還能學不好嗎。

小明:哦。

可以看得出,小明的爸爸在積極地“引導”小明,他認爲小明對數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不僅用“畏難情緒”“聽課不認真”直接貼標籤、下結論,還給出了“多做練習”這樣的“解決方案”。可是,孩子並不是不知道數學的重要性,“多做題”、“改錯題”,道理都明白,可爲什麼還是不想數學?

其實,孩子發出“不想學數學”這樣的牢騷,並不是真的不打算學數學了,他只是在宣泄苦悶的情緒,尋求撫慰。

你會發現,強目的性、直接下結論、聚焦於解決方案,具有這些特點的對話方式,都無法讓聊天進入一種放鬆的氛圍,用此方式聊天的家長,並沒有把注意力放在回應孩子當下的情緒,而是把注意力指向未來。

那麼,好的聊天方式是什麼樣?

讓人放鬆的聊天方式,是將事情說得具體而非概括,是彼此回應對方的情緒和情感而非將問題當任務一樣解決。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和朋友聊天時,我們不會像面對客戶或領導一樣緊張,不會繃緊了神經總想着揣摩對方的目的和意圖,而是回應朋友的情緒、講述自己的感覺。比如——

“秋天真的來了,感覺好涼爽。”

(當下的感覺)

“是啊,這個溫度讓我想起去年我們幾個去紅葉谷玩的那次。”

(回應對方的感覺,講述和對方有聯繫感的回憶)

“哈哈,我記得你還帶回幾片紅葉做成了標本。”

(回應對方的回憶,把對話進一步具體)

“我已經收集了好多種紅葉了,還有前年在XX採到的……”

(再具體,發散)

同樣地,像對話1,本來可以這樣聊——

改進版對話1

爸爸:今天的課有意思嗎?

(話題切口很具體)

小明:還行吧,語文課文挺無聊的。

(表達感受)

爸爸:有的課文是不太有意思。自然課會好些吧,你不是很喜歡自然課嗎?

(回應感受)

小明:自然課好玩,今天講了好多識別方向的方法。

(具體化)

爸爸:都有什麼方法呢,爸爸只會看太陽辨別方向。

(談自己,再具體化)

小明:爸爸好笨,晚上還可以看北斗星啊,還可以看樹冠哪個方向更濃密。

(情緒互動,進一步具體化)

……

你會發現,把注意力放在回應對方情緒,進行適度發散的聊天方法,可以讓話題無休止地持續下去,聊天能持續進行,那麼想獲知什麼信息都是很簡單的事了。

1.從具體話題切入。

“在學校過得怎麼樣”這種話題切入,顯得很抽象很籠統,孩子很難回答。切入話題越具體越好,課程、課間遊戲、課間餐……都可以作爲切入點。

2.從別人的事談起。

孩子對於家長直接詢問自己的情況可能會本能地警覺,那麼不妨先聊聊別的孩子,鄰居、同學等等都可以。比如這樣——

爸爸:我剛纔在樓下看到李雷,他好像不太高興?

(從孩子的同伴聊起)

小明:嗯,今天他上課和同桌講話,被老師批評了。

爸爸:被老師批評的滋味肯定不好受,難怪他不高興。

(共情)

小明:是啊,放學和他一起回來時,都沒說幾句話。

(描述細節,進入聊天氣氛)

爸爸:你沒有被老師批評過嗎?

(話題遷移)

小明:呃,很久前了,李老師說過我一次,說我做題粗心。

爸爸:那老師說了你,你會難過嗎?

(關注情緒)

小明:當時覺得有點,後來我做完題都會好好檢查。

3.不否定,先共情。

孩子表達了消極情緒,不要急於否定,而是先表示理解。比如對話2,其實可以這麼聊——

改進版對話2

媽媽:來,多喫點胡蘿蔔吧,媽媽覺得挺好喫的。

小明:我最煩喫胡蘿蔔了!

媽媽:嗯?你不喜歡它的口感還是味道?

(不否定,先認同孩子的感受)

小明:味道。

媽媽:媽媽以前也不太喜歡它,後來聽說多喫胡蘿蔔對眼睛有好處,慢慢就喫得多了。

(談自己,共情)

小明:(嚐了一口)下次放在燉湯裏吧,我覺得比這樣炒的好喫。

媽媽:好啊,下次和你喜歡的排骨一起燉湯。

4.只傾聽,不說教。

很多家長和孩子聊天時,總是想着對孩子進行“教育”、“引導”,忽略了創造良好的氣氛,讓孩子自己說出心裏話。實際上,做一個傾聽者,更容易讓孩子說出很多心裏話,這樣的一次長聊過後,孩子對家長的信任會有很大提升,會越來越喜歡和家長傾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