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45天里,大家精诚合作、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坚持“辨证论治”和“一人一方”,充分发挥中医特色护理,体现了临床疗效明显的中医药特色优势,出色地完成了国家、党和人民交给他们的任务,给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所有医护人员及住院过的每一个患者留下了良好中医人的印象。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由国家中医医疗队广东团队负责的病区清空,队员们将原地休整待命。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由国家中医医疗队广东团队负责的病区清空,队员们将原地休整待命。

3月11日20:00,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由国家中医医疗队广东团队负责的病区清空,队员零感染。

据统计,广东团队进驻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45天里,最高峰时负责床位139张,累计收治患者245例(轻中症66例,重症149例,危重症30例)。病人出院后,队员们将原地休整待命,迎接新的挑战!

病区清空后,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的16位医护人员合影

不悔赴武汉做抗疫战士

1月26日(年初二)下午,收到援助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命令,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的16位医护人员于次日清晨出发奔赴武汉。

在1月27日清晨,曹礼忠院长将亲自写下“平安”二字的“平安福”,交到他们每一个人手上,并嘱咐一定要做好防护,顺利完成任务,平安归来。

奔赴一线的他们没有豪言壮志,只是怀着一名医护工作者朴实的职业素养,一位普通共产党员的初心,不畏艰难、不怕困难、克服恐惧心理,战斗在抗击疫情的一线。

打扫战场,原地待命

在这奋战的45个日日夜夜中,队员们有太多太多平凡而又值得纪念的事,他们成了隔离病房中的生死之交。

他们是要把队伍齐齐整整带回去的队长王同汉;疫情侦察兵,要带队打胜仗的支部书记陈时洪;以成为这场战疫中的一名中医人而骄傲的赵海方;用几千张舌诊照片记录患者病情,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变化的陈垚;云指导出院患者居家康复的刘秋江;被患者当成儿媳妇,和经常被“表白”的叶远芳;用专业技能指导患者重拾生活信心的胡娜;紧握老伯的双手传递着爱的温度的徐丹丹;为“按铃小能手”爷爷病情好转而开心的龚艳;在床边悉心教患者呼吸操的何爱华;老爸叮嘱,疫情不退别回来的闫冬;心中藏着天使翅膀的康侠云;父亲让他留下一张单人照的向冰;成功劝服倔强不吃饭的老婆婆的赵莹莹;病区“接线员”田瑞雪;身兼三职的护士廖叶银。

清洁消毒病区

疫情就是命令。这16人的小分队奔赴武汉抗击疫情,是初心使命的自觉,是无声有力的引领。作为医务护人员的他们,没有豪言壮志,只是怀着职业素养,不畏艰难、不怕困难、克服恐惧心理,战斗在抗击疫情的一线的队员。

这45天里,大家精诚合作、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坚持“辨证论治”和“一人一方”,充分发挥中医特色护理,体现了临床疗效明显的中医药特色优势,出色地完成了国家、党和人民交给他们的任务,给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所有医护人员及住院过的每一个患者留下了良好中医人的印象。

患者DIY“锦旗”致谢队员

出院后,在隔离医学观察的康复者听说病区清空,怕队员马上要回广州,于是想给队里送一面锦旗。无奈武汉还没有完全复工,很多店铺还没营业,到处找不到做锦旗的地方,于是肖阿姨临时决定由刘叔叔挥毫“DIY"一面"锦旗",送到队员手里。

康复者刘大姐说:“原本是我们几个都过去一起合影留念,但是我刚出院还在隔离点不能出来,其他几位的小区目前还禁止出入,也不能出来。所以大家推选肖阿姨、刘叔叔作代表将锦旗送到队员手里。”

康复者亲手制作锦旗送给广东医疗队

刘大姐说,东湖樱花园美如人间仙境,只是今年武汉的樱花有些孤独,她邀请队员明年有时间一定要过来看看。病友们还说,有机会一定要到广州去看望广东中医医疗队的队员。

守得云开见月明,春暖花开的日子已经到来,胜利声音在不远处。坚守汉城抗瘟疫,山樱如雪归可期!

武汉的疫情

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