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節目《我要上春晚》首期邀請了謝娜當主持人,一官宣就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主要是這檔節目最開始的主持人是李思思、任魯豫,後來換成了才女董卿,

謝娜的主持風格與前幾位截然不同。

果然在10月19日節目播出後,觀衆對謝娜的現場表現褒貶不一,有的覺得節目“降了身份”,有的相信她可以做好。

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但不可否認的是謝娜的主持風格在國內的確獨樹一幟,各種綜藝節目中她都能放得開,很好完成自己的角色定位,哪怕在《我要上春晚》中也是一樣。

似乎從出道以來,謝娜身上就從沒少過爭議。

最早時的謝娜因主持綜藝節目《快樂大本營》而成名,她在節目中自稱爲“馬蘭坡坡姐”,這也奠定了她搞笑、幽默的主持風格。

在何炅和維嘉穩定、隨機應變的控場能力和支撐下,謝娜在《快樂大本營》中的誇張言辭或各種奇怪肢體語言,都得到充分發揮,給觀衆帶來很多歡笑聲。

隨後在綜藝節目《百變大咖秀》中她更是完全放下身段、一點偶像包袱也沒有地cos蛇精、白素貞、傑克船長等角色,可以說是她搞笑主持的巔峯了,一點也不像其他女主持人那樣顧及自己形象而放不開,給大家帶來許多經典笑料。

放眼國內主持界,謝娜這樣有些“瘋癲”、嘻嘻哈哈的主持風格確實非常非常少見,因此她的主持能力也一直備受質疑,紅黑摻半。

2014年,康輝和謝娜共同爲“最佳電視節主持人”頒獎,當時兩人頒獎前的對話,更是把對謝娜主持人能力的質疑推到頂峯。

本來嚴肅認真的新聞主播康輝與輕鬆活潑搞笑的綜藝主持謝娜搭配,讓人覺得很新穎、亮眼。但在頒獎前兩人的對話,卻引起了網友彈幕“討伐”。

當時康輝跟謝娜說,如果主持時遇到提詞器黑屏,要當沒事發生一樣繼續把新聞報出來。謝娜反問:“開始編?”

後來康輝又說,如果跟戶外記者連線,突然耳機連線掉了……,話沒說完,謝娜馬上插話,“開始演?”

最後康輝愣了一下,尷尬地說:“我覺得我和她沒辦法正常溝通……”

即使康輝在2018年澄清了當時的情景是提前溝通好的,但也毫不減弱網友對謝娜主持能力的質疑,認爲謝娜在這種嚴肅晚會上的表現不得體,自以爲詼諧幽默的效果沒達到,完全不符合頒獎場合的氛圍。

其實謝娜主持能力不足、應變能力差的情況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在今年年初的某臺跨年晚會直播上,華晨宇因樂隊調試未及時,出現了好幾分鐘的“冷場”。

臺上的何炅趕忙救急,但當他打完招呼後,謝娜突然出聲:“讓我們來互動。”直接揭穿了現場的尷尬氛圍。

好在經驗豐富、業務能力更強的何炅沒有接謝娜的話,而是講述了臺上工作人員的辛苦,希望大家能理解這一“小小的失誤”,溫和的措辭緩解了現場觀衆的情緒,也無縫地連接了華晨宇接下來的表演。

除了這些,像在跨年晚會上把“happy new year”講成“happy birthday”這種基礎性“口誤”謝娜也出現過好幾次了。

不過康輝提到過,不同類型的主持風格都有他存在的價值。

或許這就是像謝娜這種娛樂搞笑的主持人,雖然主持大型晚會屢屢被質疑業務能力,但大衆接受度很高的原因:懂得如何烘托現場氣氛,親和力和溝通能力也很強,是許多綜藝節目裏不可缺少的存在。

比如在《偶像來了》裏,本來面面相覷的女神們坐在一起氣氛有些無聊,但這時謝娜突然現場開起了“模仿秀”,將嘉賓們逗得哈哈大笑,既調節了氣氛同時也拉近了嘉賓之間的距離。

同樣是在另一檔節目裏,謝娜作爲嘉賓也身兼了主持人的工作。她還沒出場時,彼此陌生的嘉賓坐在一起一言不發,讓屏幕外的觀衆感受到滿滿的尷尬,一度以爲畫面變成靜態圖。

而當謝娜一出現,一下就打破了冰冷尷尬氣氛,用塑料粵語跟袁詠儀聊天,逗樂了其他嘉賓,氣氛瞬間又活躍起來了。

不難看出謝娜也是擁有主持人必備的控場能力的,隨極應變、調節氛圍上她是好手,這也是爲什麼很多綜藝節目甚至晚會來找謝娜去擔當詼諧搞笑向的主持人,畢竟這樣的功底也不是隨便哪位國內女主持就能搞定。

的確,作爲娛樂節目主持人,謝娜搞笑幽默、插科打諢的風格確實很特別,同時在不少節目中也確實需要這樣的主持形式。

可是反觀她專業能力和文化涵養上的表現,比起同臺的何炅、汪涵,或是康輝、董卿來說還有很多尚待提升的地方,尤其在大型晚會中,一些不該出現的基礎性錯誤也是常有的情況。

說到底主持人畢竟是一項文化能力活,不僅需要有隨機應變和活躍氣氛的能力,同時也要有過人底蘊和職業修養才能成爲hold住各種主持場面,如果她只停留在小打小鬧的綜藝節目,不努力提升自己的主持能力,最終還是會被後浪推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