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寶寶喫抗生素,確實會導致腸道內的菌羣紊亂,也的確需要服用益生菌來幫助恢復腸道菌羣的平衡,所以一般醫生都會建議,抗生素和益生菌的服用時間至少間隔兩個小時以上,或者改用別的、不會被抗生素殺死的益生菌種。除了不同感冒藥混着喫有風險外,以下常見兒童藥物、食物混着喫,也有發生意外的可能,甚至威脅寶寶的生命健康。

有一個發生在2015年的事件,現在仍記憶猶新:

廣東江門的一名18歲女孩,同喫兩種感冒藥後離奇死亡。據報道,女孩服用的羅紅黴素緩釋膠囊與複方甲氧那明膠囊,導致茶鹼中毒。

無論是我們大人自己,還是孩子生病喫藥,感冒藥、退燒藥等都是我們最常用到的。除了不同感冒藥混着喫有風險外,以下常見兒童藥物、食物混着喫,也有發生意外的可能,甚至威脅寶寶的生命健康。

下面要說到的這些不能一起喫的藥或食物,希望媽媽們記住,以免因不小心,給寶寶帶去傷害↓

這些藥與藥,不能一起喫

感冒藥+退燒藥,容易過量!

真有不少家長覺得:孩子感冒了,就要喫感冒藥,如果感冒嚴重了、發燒了,也要再喫退燒藥。

但多數感冒藥裏都有退燒藥的成分,如果你有過去藥店給寶寶買感冒藥的經歷就會發現,感冒藥的化學名稱通常都很長,比如“小兒氨酚黃那敏”“小兒氨酚烷胺”……這種複方感冒藥,幾乎一個字就代表了一種成分,比如“酚”字,就是“對乙酰氨基酚”。

如果既喫感冒藥,又給孩子喫退燒藥,比如喫了“小兒氨酚黃那敏”,又喫美林(布洛芬)或泰諾林(對乙酰氨基酚),相當於喫了兩次退燒藥,同一種藥物成分給寶寶喫了雙倍!不知不覺間,就把藥喫過量了,會造成體溫下降過快,增加不良反應風險等,可能會造成肝損傷的風險。

感冒藥+感冒藥,中毒風險!

近日,一篇名爲《幾片感冒藥引發大搶救,27歲研究生入院到去世僅7天》的醫生手記在網上熱傳:

27歲的小張感冒後喫了一種感冒藥覺得效果不明顯,於是又多買了幾種感冒藥,混在一起喫。結果,感冒不但沒有好,反而出現高熱、腹瀉等症狀。入院檢查發現血小板異常低,進一步檢查發現他的全身肌肉正在溶解、肝腎功能衰竭……醫護人員雖積極搶救但仍未能阻止悲劇的發生。據悉,小張的死因很可能是乙酰氨基酚過量導致的中毒性肌溶解和肝腎衰竭。

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調查報告顯示:

不合理用藥中約70%爲重複應用感冒藥。常用的感冒藥品種衆多,藥名各異,但其實所含的成分多半相近,比如對乙酰氨基酚(也叫撲熱息痛)、咖啡因、氯苯那敏、金剛烷胺等成分。

所謂感冒藥,就是含有多種成分的複方感冒藥,所以其中的成分大多都會有所重疊。

多種複方感冒藥同服可能引起噁心、嘔吐、皮疹、嗜睡、疲乏、血壓升高、肝腎功能損害等不良反應。

肝腎發育正常的成年人尚且如此,孩子更是禁不起各種“毒物”的侵害了。

比如很多家長熟悉的「小 X 克」和「小 X 花」,都是小兒氨酚黃那敏,都含有對乙酰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同時服用非但不會促進疾病恢復,還會增加中毒的風險,嚴重甚至會危及生命。

Tips1:喫感冒藥,並不會讓寶寶感冒早好1小時,反而可能讓病情越來越糟!

90%的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沒有什麼特效藥,感冒期間:多休息、適當多喝水、保持室內通風,一般情況下,7-14天是可以自愈的。

如果是流感,應儘快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用藥治療,比如抗流感病毒藥奧司他韋。如果是細菌引起的,需要對症服用抗生素。但無論如何,不該盲目亂喫複合感冒藥。

沒有任何數據表明,喫了感冒藥,會比不喫感冒藥,早好1小時!不喫藥,也不會讓感冒更嚴重!

而且不少寶寶喫過感冒藥後會變得沒食慾、很倦怠,本來精神挺好的,喫完感冒藥反而打蔫了。這是因爲感冒藥中的成分,會造成孩子食慾下降、嗜睡等。寶寶喫飯不好,反而讓免疫力更低了,可不就越喫越糟糕了麼?!

Tips2:中藥、中成藥類的感冒藥,也不建議給寶寶喫!

不止一位兒科專家在節目中說過,因爲一般中藥說明中都沒有明確標識出藥物的毒副作用、不良反應,以及兒童的用量指導,所以不建議給寶寶喫中藥退燒。比如熱速清、清熱解毒之類的中成藥。

頭孢+藿香正氣水,酒精中毒!

今年夏天,寧波一人在中暑後,喝了兩支藿香正氣水,又服下兩粒頭孢。結果,面色潮紅血壓下降,送醫搶救無效死亡。

藿香正氣水與頭孢菌素聯用,可能導致雙硫侖樣反應的發生。

藿香正氣水中含有酒精,在體內消化產生乙醇,而頭孢類藥物會抑制乙醇在體內的代謝,造成乙醇蓄積、無法降解,而出現面紅耳赤、心率快、血壓低等表現,嚴重時可誘發急性肝損害、呼吸抑制、心肌梗死、急性心衰、驚厥甚至死亡。

所以,正在給孩子服用頭孢類消炎藥的媽媽一定要注意,任何含酒精成分的藥物和食物,都不能和頭孢一起喫。

氯雷他定+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藥物過量!

過敏,也是寶寶常見的一種症狀。有的是食物過敏,有的是花粉、塵蟎、粉塵等過敏……寶寶用的抗過敏藥也是家中常備,最常用的就是氯雷他定了。它有專門的嬰幼兒劑型,安全性也比較高。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服用氯雷他定的同時,也服用了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阿奇黴素,紅黴素等),就會提高抗過敏藥在血液中的濃度,導致藥物過量,增加不良風險。

如果真的需要同時服用這兩類藥物來解決問題,可以考慮更換抗過敏藥的品種,至於選擇哪種替代用藥,一定要遵照醫生的建議選擇。

益生菌+抗生素同時喫

益生菌白喫了

益生菌,說白了就是有益細菌嘛,而常用的抗生素大多是光譜抗生素,主要的工作就是殺死細菌,對於一些有益菌也具有殺滅的效果。如果益生菌和抗生素一起喫,抗生素在殺死有害菌的同時,益生菌也被殺死了,那不就相當於白喫了麼。

但是寶寶喫抗生素,確實會導致腸道內的菌羣紊亂,也的確需要服用益生菌來幫助恢復腸道菌羣的平衡,所以一般醫生都會建議,抗生素和益生菌的服用時間至少間隔兩個小時以上,或者改用別的、不會被抗生素殺死的益生菌種。

中樞性鎮咳藥+化痰藥,病好得慢

乍一聽,這兩種藥不都是治療咳嗽的嗎,但其實這是兩種不同種類藥物,作用機理完全不一樣:

化痰藥,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的作用是:1.減少氣管分泌腺、分泌細胞的黏液分泌;2.降低分泌液的黏性;3.分解痰中蛋白質等成分,稀釋黏液痰;4.促進氣管纖毛運動、擴張氣管等,使痰液易於排出。

中樞性鎮咳藥,可以抑制咳嗽中樞,用於難治癒的、較嚴重的乾咳,其鎮咳作用極強,但可抑制氣管腺體的分泌,使痰液變的粘稠反而難以咳出。

說白了,一種是刺激排痰,一種是禁止咳嗽,就好像一矛一盾,如果一起喫,化痰藥令稀釋過的痰液體積增大,止咳藥又限制了痰液及時排出,反而有可能堵塞呼吸道,反而不利於恢復了。尤其是越小的孩子呼吸道堵塞的風險越高,排痰能力越差,越要警惕。

蒙脫石散+其他藥物同時喫

其他藥≈白喫了

蒙脫石散是止瀉藥,這我們都不陌生,寶寶拉肚子,一是補液鹽水、二是蒙脫石散,簡直就是止瀉標配了。

蒙脫石散對消化道內的病毒、病菌及其產生的毒素有固定、吸附和抑制作用,如果同時喫了其他藥物,也會被一同吸附固定住,然後一起排出體外。這樣一來,被吸附的那些藥物根本沒機會發揮功效,就會被排出體外,等於白喫了。

但細菌性腹瀉,還需要服用針對性的抗生素,爲了抗生素不白喫,發揮其正常的效果,最好和蒙脫石散間隔2個小時以上再服用。

碘酒+紅藥水,汞中毒

碘酒和紅藥水都是外用殺菌的,我小時候磕破皮膚的時候,我媽就會給我塗點碘酒或紅藥水消消毒。雖然紅藥水在國際上早已被禁用,但在我國偏遠地區現在仍有人銷售和使用。

紅藥水,又稱紅汞,是一種作用較弱的消毒防腐藥,其殺菌、抑菌作用較弱但無刺激性,適用於新鮮的小面積皮膚或粘膜創傷(如擦傷、碰傷等)之消毒。

碘酒中含的碘會與紅藥水中的汞發生反應,形成碘化汞,會沉着在皮膚表面,汞本身就具有毒性,對身體有害,大面積塗抹時可能造成汞中毒。

維生素C+磺胺類藥,尿結石

磺胺類藥,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光譜抗生素,常用於治療肺炎、腸炎、腦膜炎等病症的治療。

維生素C屬酸性物質,而磺胺類藥(如複方新諾明)及其代謝產物在酸性環境中易形成磺胺結晶鹽,而形成泌尿系統結石,導致腎臟損害。

所以,如果在服用磺胺類藥物的同時,就要避免服用維生素c。

這些藥和食物,不能一起喫

鐵劑/鋅劑+牛奶或奶製品

抑制吸收

鈣鐵鋅在身體內的吸收,彼此間是有相互抑制和拮抗的。含鈣高的食物,會減少鐵、鋅在身體裏的吸收。所以,在給寶寶補充鐵劑或鋅劑的時候,不要和牛奶、母乳、酸奶、奶製品等這類含鈣量高的食物同喫。

同樣,如果寶寶每天喝奶的量太多,也會造成攝入的鈣含量高,妨礙食物中鐵的吸收,長久下去容易造成缺鐵性疾病,比如缺鐵性貧血。

鈣劑+菠菜,抑制吸收、產生結石

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鉀,進入人體後電解出的草酸根離子會沉澱鈣離子,不僅妨礙人體吸收鈣,還容易生成草酸鈣結石。

所以建議服用鈣片前後2小時內不要進食菠菜,或先將菠菜煮一下,待草酸鉀溶解於水,將水倒掉後再食用。

抗生素+牛奶或果汁,影響藥效

服用抗生素前後2小時內不要飲用牛奶或果汁。

因爲牛奶會降低抗生素活性,使藥效無法充分發揮;而果汁(尤其是鮮榨果汁)中富含的果酸則加速抗生素溶解,不僅降低藥效,還可能生成有害的中間產物,增加毒副作用的發生。

給寶寶喫藥,真的不能憑經驗、想當然,需要喫什麼藥、怎麼喫、有什麼禁忌和注意、喫多久能停藥……這些都要遵循醫生的指導建議,自己不能擅作主張,看寶寶好一點了就減藥、停藥,看寶寶沒有好轉就加量、換藥。用藥無小事,媽媽們千萬要謹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