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爲此,上海知識產權法院探索了一系列創新審理機制來提升裁判效率,包括完善爭點固定機制、實行遠程視頻開庭、開展案件審理模型系統化建設等。2017年至2018年,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在兩起侵害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糾紛案中分別判令被告承擔1505萬元和900萬元高額賠償,另有多起案件均以被告支付高達百萬元甚至千萬元的軟件採購費用與原告達成和解。

告別“舉證難”“週期長”“賠償低”,企業維權更積極主動

“舉證難”“週期長”“賠償低”,這是許多企業在知識產權領域進行維權時必須直面的三個痛點。也正因爲這些難點的長期存在,資源少、資本實力並不雄厚的一些民營企業在被侵權時就顯得十分被動。

爲此,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多措並舉,通過創新審判工作機制,強化司法保護力度,提升司法保護效果。該院今天通報了2017年至2018年專利案件和計算機軟件著作權案件審判情況以及典型案例。

審判白皮書顯示,2017年至2018年,該院共受理專利案件1074件。其中,受理侵害專利權案件882件,佔專利案件總量的82%。與此同時,職務發明糾紛明顯上升,通信技術、基因檢測、生物醫藥、3D打印、手機芯片、工業設計軟件等新技術領域案件增多。2017年至2018年,該院共受理計算機軟件著作權案件702件,其中合同類案件佔比達到81.74%,主要表現爲計算機開發合同糾紛案件增長。同時,計算機軟件著作權案件的涉案標的額大幅上升,2017年至2018年平均起訴標的額爲146萬元,最高的一起標的額達到9990萬元。

完善證據保全制度,讓舉證不再難

“舉證難”是長期困擾企業的一大難題。而在一些計算機軟件著作權案件中,“舉證難”這一特點尤其突出,終端用戶商業性使用盜版軟件,但權利人通常都難以直接取得相關證據。

對此,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充分發揮訴前證據保全的制度效能,對於權利人提出的證據保全申請積極受理、快速審查、依法裁定,並由法官、執行人員、技術專家組成的保全團隊現場實施證據保全。

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8年,上海知識產權法院依法裁定支持權利人申請的訴前證據保全27件,有效解決了權利人“舉證難”問題。

優化爭點固定機制、探索遠程視頻開庭,大力提升案件審判效率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案件事實複雜、技術問題與法律問題交織,因此案件審理週期也較長。爲此,上海知識產權法院探索了一系列創新審理機制來提升裁判效率,包括完善爭點固定機制、實行遠程視頻開庭、開展案件審理模型系統化建設等。

據瞭解,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已制定了《遠程視頻審理案件操作規則》,對於事實清楚、爭點明晰的案件,充分發揮互聯網法庭的科技優勢,進行遠程視頻開庭,促進案件快審快結,既解決了當事人時間、經濟成本,也讓當事人從智慧法院的建設中有更多獲得感。

爲了加快案件審理進度,上海知識產權法院還進一步完善爭點固定機制,引導當事人庭前提交書面訴辯意見,固定爭議焦點。

不斷加大侵權損害賠償力度

“維權成本高、侵權代價低”,這是在計算機軟件領域不斷髮生侵權事件的最大誘因。爲了徹底改變這樣的社會認知,上海知識產權法院不斷加大侵權損害賠償力度、正確運用法定賠償制度、全面支持維權合理支出、構建有利於專利價值實現的損害賠償機制等。

2017年至2018年,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在兩起侵害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糾紛案中分別判令被告承擔1505萬元和900萬元高額賠償,另有多起案件均以被告支付高達百萬元甚至千萬元的軟件採購費用與原告達成和解。

上海知識產權法院的幾起判決讓那些存在重複侵權、惡意侵權行爲的企業爲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進一步推動了軟件正版化工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