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譯: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譯: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有所收穫

《詩》雲:“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詩》雲:“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譯:《詩經》說:“京城及其周圍,都是老百姓嚮往的地方。”《詩經》又說:“‘緡蠻’叫着的黃鳥,棲息在山丘的角落上。”孔子說:“連黃鳥都知道它該棲息在什麼地方,難道人還能不如一隻鳥兒嗎?”

《詩》雲:“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爲人君,止於仁;爲人臣,止於敬;爲人子,止於孝;爲人父,止於慈;與一。《詩經》說:“品德高尚的文王啊,爲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終莊重謹慎。”做國君的,要做到仁義;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順;做父親的,要做到慈愛;與他人交往,要做到講信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