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服用利尿劑可能會引發痛風,一方面是由於利尿劑的排水作用,可以看作是一個濃縮的過程,使血尿酸濃度升高。當服用利尿劑的劑量較大或者服用過於頻繁時,就有可能導致腎功能減退。

利尿劑是一種通過抑制腎小管重吸收鈉離子、氯離子和水,增加排尿量,從而降低血壓、消除水腫的藥物。

如果把我們的血管比喻成水管,那血液就是水管裏的水。如果水管裏的水太多,對水管就會產生過大的壓力,血壓也就自然而然地升高了。而利尿劑的作用機理就是把管子裏的水排出一些,血壓也就隨之下降。

利尿劑降壓消水腫,但長期喫這4種副作用會找上門,該如何應對?

市面上的利尿劑有袢利尿劑(呋塞米、布美他尼、托拉塞米),噻嗪類利尿劑(氫氯噻嗪),保鉀類利尿劑(螺內酯、阿米洛利、氨苯蝶啶)。

這些藥物長期服用會出現哪些副作用?如何應對?本期,“問上醫”就爲您詳細講講。

利尿劑的副作用有哪些?

(1)血尿酸升高,引發痛風

服用利尿劑可能會引發痛風,一方面是由於利尿劑的排水作用,可以看作是一個濃縮的過程,使血尿酸濃度升高;

另一方面,利尿劑與尿酸的代謝途徑類似,能干擾尿酸由腎小管排出,使血中尿酸水平升高,對痛風患者可加重病情,因此痛風患者禁用利尿劑降血壓。停藥後,尿酸水平即恢復正常。

利尿劑降壓消水腫,但長期喫這4種副作用會找上門,該如何應對?

(2)影響血糖和血脂

由於利尿劑的排水作用,血容量會降低,血脂是大分子,不能通過進入原尿,而原尿中的血糖會被重吸收。體內的血糖和血脂就必須留存在更少的血液中,濃度就會上升。

糖尿病患者服用會使血糖增加,但不嚴重,因此,糖尿病患者並不絕對禁用該類藥。

{!-- PGC_COLUMN --}

(3)水電解質代謝紊亂

利尿劑是通過促進腎臟排鹽、排水,來達到降壓的目的,所以容易發生水電解質紊亂。最常見的是低鉀血癥。血鉀過低對身體相當不利,一般來說服用利尿劑的病人,醫生會在服用利尿劑時適當補充鉀劑或與保鉀利尿劑合用,並且定期檢查血鉀。

(4)腎功能減退

當服用利尿劑的劑量較大或者服用過於頻繁時,就有可能導致腎功能減退。這主要是因爲大量的利尿劑會降低血容量,並誘發腎灌注不足,從而影響腎臟正常運作,更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腎功能衰竭。

利尿劑降壓消水腫,但長期喫這4種副作用會找上門,該如何應對?

服用利尿劑需要注意什麼?

(1) 高血壓患者服用利尿劑,應從最小有效劑量開始,以減少電解質紊亂等副作用的發生風險。

但是,如果中低劑量的利尿劑不能有效地控制血壓,推薦您聯用其它降壓藥,而不是單純增加利尿劑的用量。

(2) 服藥期間定期檢查血液電解質含量。長期服用時也可以多食用含鉀豐富的食物,如瘦肉、魚類、海產品,並適當補充鉀鹽。

利尿劑降壓消水腫,但長期喫這4種副作用會找上門,該如何應對?

(3) 利尿劑最好在上午服用,以防晚上服用後夜間排尿次數增加,影響睡眠。

(4) 腹瀉時不宜使用。因爲腹瀉會使體內液體丟失、血液濃縮,血液粘稠度增高,而利尿劑會加重這些情況,並可能導致血栓形成,從而導致中風、心肌梗死等。

(5) 長期服用後停藥時應逐漸減量,突然停服可能會出現“反跳現象”,並導致鈉水瀦留。

(6) 不同的利尿劑的利尿原理和作用部位不一樣,但導致的副作用大同小異,如在用藥期間出現異常症狀,請及時就診。

利尿劑降壓消水腫,但長期喫這4種副作用會找上門,該如何應對?

(7) 直接使用利尿劑控制血壓效果一般,且副作用明顯。如果使用一兩種降壓藥無法達到預期的降壓目標,這時加用利尿劑的效果通常較好。

本文隸屬於《醫生指導高血壓用藥,零基礎看懂》專欄,點擊鏈接即可查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