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有四大冤案,最著名的冤案就是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想必很多熟悉历史的读者也都清楚;其实,在当时这样的冤案还有很多,为何杨乃武和小白菜两人的案子,成为整个晚清冤案的代表?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不知道读者们又知道多少?所以今天小编就给您揭秘,看看杨乃武沉冤得雪背后的三大“黑”手。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鉴于此案在历史上已经家户喻晓,所以小编就不再详细的写了。案情主要的梗概就是:余杭知县刘锡同公报私仇,将小白菜丈夫死于疾患的事实,捏造成杨乃武“杀人夺妻”,最终屈打成招,并联合浙江巡抚杨昌浚,将杨乃武判为死罪。之后,杨家人经过三年的轮番上诉喊冤,最后惊动了慈禧太后,才让杨乃武沉冤得雪。但是这里却有三个关键人物,可以说是杨乃武与小白菜案背后的三大“黑”手,没有他们,两个人的冤案,就永远翻不了盘子,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一一介绍:

干的事可以见人,就是白手,干的事不能见人,就是“黑”手——小编语录。

第一“黑”手:胡雪岩。胡雪岩牵扯进来,完全是出于他的“商业目的”,因为帮助杨乃武伸冤对他来说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当时的胡雪岩已经在官场和商场混得是如鱼得水,在京城也有相当的势力。于是,他就承包了杨家人进京伸冤的全部费用开支,并且还在京城疏通好了关系(首先可以赚取义字的美名)。胡雪岩知道,杨乃武一案牵涉到众多的江浙官员,一旦冤案被平反,那么这一帮江浙官员就会被定个“断案不利”之罪。其中关键的人物就是浙江巡抚杨昌浚,他和左宗棠关系密切,而这两人一直都是胡雪岩生意上的“绊脚石”,如果杨昌浚被撤职查办,也必然会连累到左宗棠,那么这样一来“绊脚石”就会被清除。

果然杨昌浚被搬到后,左宗棠实力大减,为了弥补自己断了一条胳膊的损失,左宗棠开始接受了胡雪岩,胡雪岩亦借助左宗棠的势力,赚得盆满钵平。

第二“黑”手:翁同龢。翁同龢是晚清三帝之师,在此案中他可是起到了核心作用。杨家人数次上京伸冤,遍访了所有京官,最后还是通过胡雪岩的关系找到了翁同龢,当时他刚上任刑部右侍郎;在了解完整个案情之后,翁同龢便决定要为杨乃武翻案,因为当时他新官上任,急需一个机会来展示自己的才能,所以这就是个绝佳的机会;另外一方面,因为此案涉及的江浙官员多是左宗棠手下的湘军嫡系,而翁同龢与左宗棠由于政见不同,算是死对头,刚好也可以趁此机会扳倒左宗棠(扳不倒也让他实力大损),为自己日后在官场上的发展扫清障碍,可谓是一石二鸟。

第三“黑” 手:慈禧太后。慈禧虽然名为太后,但在晚清她却是“无冕之王”,掌握着实权。当杨乃武案经由翁同龢审理之后,便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因此慈禧太后也就全都知晓了。此时,在慈禧太后的脑海里蹦出来两个字“湘军”。当时左宗棠的湘军士气正盛,这就难免不会和“皇权”产生冲突。因此,为了稳固皇权的统治,慈禧太后必须要打压湘军嚣张的气焰,以免后面又生出什么事端。于是,在慈禧太后的“推波助澜”之下,干掉了几十位出身湘军的官员,剪除了左宗棠的大部分势力,杨乃武一案得以平反,而此案涉及的湘军出身的官员尽被撤职,并且永不录用……慈禧太后顿时感觉,坐下的龙椅稳当多了。

此案的的表面结果是:杨乃武和小白菜的沉冤得雪,其实是胡雪岩如愿以偿,通过此案,他进一步的稳固了自己在江浙一带的生意。而翁同龢也因此受到慈禧太后的嘉奖,仕途之路变得一帆风顺;最后是慈禧太后,她借杨乃武一案让湘军受到重创,也让左宗棠知道了她的厉害。

如果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杨乃武就是饭碗,而小白菜就是筷子,胡雪岩用他们两个,吃了一顿“商机”便当。翁同龢用他们两个,饱餐了一顿“官场”料理。而慈禧太后用他们两个,撮了一顿“帝位”大餐。

三大“黑”手各取所需后,杨乃武和小白菜这双用“烂”的碗筷就被丢弃了。

小白菜出家为尼,杨乃武回家种地(栽桑养蚕),他们的“冤情”好像是大白天下了,但他们还是生活在痛苦的地狱之中,没有人真正地去管他们……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