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業餘生活中,許桂榮喜歡和朋友一起在平潭老城區內四處走訪,瞭解平潭的在地文化。”因此,許桂榮在平潭也有了自己的朋友圈。

來自臺灣彰化的許桂榮是一名法學博士

卻對平潭的文化分外着迷

近日,他還對南島語族在平潭

以及兩岸的淵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用他的話說,

與平潭的緣分,就像命中註定。

研究實驗區法制建設

帶着“平潭”走向世界

許桂榮在中國政法大學讀博士時,通過導師的介紹,他第一次知道平潭這座海島。2014年夏天,許桂榮跟隨導師來平潭參加兩岸法學論壇。這是他首次來嵐做學術調研,一系列的惠臺政策讓他對平潭產生了興趣。回校以後,許桂榮就將自己的論文選題定爲:“以兩岸視野探討平潭綜合實驗區法制建設問題”。半年後,爲了更好地完成論文研究,許桂榮再次來到平潭,開始爲期半個月的實地調研。

(臺胞許桂榮)

許桂榮先後走訪臺灣小鎮、臺灣創業園等臺胞聚集地,認識了許多在嵐就業創業的臺胞,瞭解他們在平潭生活的情況,也進一步瞭解到了平潭的一系列惠臺政策。許桂榮說:“我沒想到,在大陸會有這樣一個島,以打造兩岸共同家園爲定位,還吸引了這麼多臺胞來這裏創業。”

2015年6月,許桂榮順利獲得中國政法大學博士學位後回臺創業。工作之餘許桂榮繼續改寫博士畢業論文。2016年1月,《兩岸視野下平潭綜合實驗區的法律制度構建問題》在臺灣正式出版。

同年4月,臺灣大學邀請了德國波鴻魯爾大學民法與程序法學教授PeterAxelWindel到校開講座,PeterAxelWindel對許桂榮撰寫的《兩岸視野下平潭綜合實驗區的法律制度構建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邀請許桂榮到他們學校參訪演講。

就這樣,許桂榮帶着這本書走出國門,在國際上介紹中國平潭,還介紹了中國“一帶一路”的概念。

踏上海島驚喜重重

熱愛游泳結交朋友

“我把平潭推向世界,可是我自己卻沒有親身經歷過平潭的法制政策,我需要來試試,讓我的發聲更有底氣。”許桂榮這樣想着。

2016年9月,許桂榮就到平潭臺灣創業園成立公司,親自體驗“兩岸青年創業沃土”是否實至名歸。“我還記得是9月9日拿到營業執照,前後不超過一週,那些我曾經查閱到的政策,都一一兌現,包括免費提供辦公經營場所、人才補助等。”許桂榮說。

然而,平潭帶給許桂榮的驚喜還有更多。2017年,許桂榮參加了“泳動平潭公開水域游泳錦標賽”,他在比賽中結識了許多同樣熱愛游泳的朋友,順勢加入平潭游泳協會。“協會有一個戶外基地,我們會在那邊組織一些日常活動,一羣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真的很開心。”因此,許桂榮在平潭也有了自己的朋友圈。

許桂榮對平潭的沙灘和海水有着深深的迷戀,他喜歡大海,每週一遊是許桂榮多年不變的習慣。他說:“最喜歡平潭的夏天,幾乎每個晴好的週末我都會自駕到壇南灣遠壋澳那邊去游泳,沙灘很乾淨,配套設施也比較完善。”

走街串巷找尋歷史

探索兩岸文化淵源

和大海一樣令他着迷的,還有平潭的特色文化。在業餘生活中,許桂榮喜歡和朋友一起在平潭老城區內四處走訪,瞭解平潭的在地文化。

一次偶然間的走訪,他們去到五福廟,五福廟殿內有一尊一米左右的臺灣城隍神像,另一尊是高約兩米的五福“都城隍”,“一廟兩城隍”的嵐臺聯系勾起了許桂榮的好奇,爲此他特地翻閱文獻,查找相關資料,得知平潭一座島上竟有三間城隍廟,而這些廟宇大多隱藏在巷弄中。“這個現象就很有趣,臺灣的廟宇一般都是旅遊觀光地,都在很顯眼的位置,我就會好奇平潭爲什麼是這樣的呢?就會更加想要去研究瞭解。”許桂榮說道。

(許桂榮在殼丘頭文化遺址公園參觀)

這些年,許桂榮走過平潭大大小小的村落,到過許多廟宇和名人故居。他說:“平潭蘊藏着許多當地獨有的文化特色,像寶藏一樣,有很多嵐臺因緣在其中都有跡可循。”

許桂榮最近開始研究平潭南島語族和臺灣南島語系之間的關聯,他說:“我覺得從目前的史料來追溯的話,臺灣和平潭有着密切的聯繫。”在尋找文化“真相”的路上,許桂榮也結識了許多朋友。他們走街串巷去尋找平潭的歷史,他希望有一天能夠和更多的人分享平潭的特色文化,找尋更多兩岸一家的歷史見證。

來源:平潭綜合實驗區融媒體中心

文字:孫夢玲

圖片:蔡起輝

視頻:魏梅鳳 高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