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民撐起“健康傘” 平潭優化配置醫療衛生資源 平潭協和醫院

衛生與健康事業關乎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是重大的民生工程。近年來,實驗區醫療衛生事業取得了一定成績。記者日前瞭解到,2019年,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平潭分院(以下簡稱“平潭協和醫院”)醫療業務收入突破3億元,開展新技術新項目287項,診療水平大幅度提升。此外,實驗區已完成14家基層醫療衛生院的提升改造工程,完成急救中心協和醫院站、中醫院站、平原站三個急救站點的佈局……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收入水平不斷提升,對醫療衛生健康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對此,實驗區堅持以“便民利民惠民”爲着力點,牢牢把握服務人民羣衆健康的宗旨,不斷加大財政投入,改善就醫環境,縮小城鄉醫療衛生服務差異,打造高品質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而加快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以此不斷提升羣衆就醫的獲得感、幸福感。

爲民撐起“健康傘” 平潭優化配置醫療衛生資源

平潭協和醫院的醫生們正在交流業務

優化環境 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2018年4月,平潭協和醫院投入運行,擬打造實驗區首家三級綜合醫院。平潭協和醫院依託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的學科、人才和診療技術優勢,以“省內一流、國內先進、國際接軌”爲目標,打造閩臺醫療衛生合作品牌,讓平潭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省級優質醫療服務。

據統計,2019年,平潭協和醫院門急診量約49.18萬人次,總手術量爲17156臺。其中,住院手術量爲6309臺,Ⅲ級、Ⅳ級手術量爲2001臺,同比增長37.15%。血液科、神經顱腦脊柱外科、重症醫學科等重點學科都取得重大突破。

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背後,不僅有醫院優秀人才的支撐,還離不開先進設備的支持。

走進平潭協和醫院血液透析室治療區,36張牀位邊上均配備供氧系統及負壓系統。“目前我們醫院有31臺血液透析機器,其中10臺是德國費森5008S血濾機,數量是全省最多的,這個型號的機器能爲患者提供更加高效、安全的治療,同時減少併發症的發生。”平潭協和醫院血液科主治醫生吳曉燕介紹,另外,血液透析室還有19臺瑞典金寶血透機與2臺血濾機。

除了血液透析室,去年4月,平潭協和醫院DSA導管室也正式開科,引進兩臺先進的醫用血管造影X射線機,爲患有血管、腫瘤等疾病的患者的診斷和微創治療帶去福音。“DSA導管室的啓用,開創全區‘介入手術時代’,目前已開展170餘例手術,21項新術式。”實驗區社會事業局辦公室主任俞肖清說。

在醫療服務硬件環境大幅改善的同時,實驗區還積極改造原有項目,充實醫療資源。截至目前,已對全區14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提升改造。

“阿姨,哪裏不舒服?”“我開張單,您先去檢查一下。”近日,在澳前衛生院,副院長魏曉霞正在診室接待前來就診的病人。魏曉霞告訴記者,自2018年澳前衛生院新樓改造後,不僅環境得到改善、引進不少新設備,還經常安排醫護人員到省裏參加培訓。這樣一來,在提升硬件環境的同時,還加強醫務人才培養,村民就醫就不用再捨近求遠了。

據瞭解,目前澳前衛生院共設有5個公共衛生科室,7個臨牀科室,4個醫技科室,6個職能科室,30張開放牀位,下設一個社區衛生服務站、20家村衛生所。據統計,澳前衛生院收治病種種類數量(按ICD-10)已從2017年的21種上升到現在的48種。

爲民撐起“健康傘” 平潭優化配置醫療衛生資源 平潭協和醫院的醫生在跟病人交流

直面短板 優化醫療資源配置

“目前,老城區就剩一家中醫院,醫療設施與技術較落後,做不了手術,一些普通的術後養護都弄不好,而且沒有婦產科,太不方便了。”近日,有市民反映,現在老城區的醫療主要依賴中醫院,無法滿足市民的就醫需求。“老城區人口還很密集,特別是老年人,不可能每次都跑去平潭協和醫院。”該市民補充道。

無獨有偶,市民高女士也向記者談及就診感受。她說,平潭協和醫院的兒科,一個上午就安排兩名醫生坐診,加班加點也只能看七八十人。而且因爲資歷老的醫生相對較少,號源就特別緊張,比如醫生李強的號,就得提前一個星期預約。一旦家裏小孩生病,想帶去檢查,通常都預約不到網上的號,只能去現場等,運氣好的話,也得等上四五個小時。“希望醫院可以多引進人才,培養優秀醫生,增加護理人員。”高女士說。

帶着高女士的疑問,記者來到平潭協和醫院兒科門診室,此時已近中午12點,兩位醫生正在坐診,候診區還有幾位家長在等候。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家長表示自己在等李強醫生叫號,“他看得細,我們都樂意約他的號。因爲是在現場加的號,所以還要再等一會兒。”

針對上述市民提到的醫療現狀,記者從平潭協和醫院瞭解到,爲了滿足老城區居民的就診需求,特別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和一些輕症患者,平潭協和醫院老院區於去年12月23日開設了內科綜合病區,開放牀位35張,並配備了齊全的醫療設備和充足的醫護人員。此外,老院區設有綜合內科、兒科、中醫科、康復科、感染科、精神科門診,開設中醫科、感染科、精神科等90張牀位,還有藥劑科、檢驗科、超聲科、影像科和心電圖等醫技科室。另外,潭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於去年投入使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老城區市民的就醫需求。

另外,家住東庠的市民薛秀燕告訴記者,較之城區,離島醫療衛生服務明顯比較薄弱,因爲醫生少、藥品缺乏等原因,很多病種沒辦法在島上治療。

針對廣大市民反映的問題,俞肖清表示,下一步實驗區將按照“一事一議”原則,加快制定出臺引進醫療衛生人才特殊優惠政策,創新人才管理體制機制,讓醫療衛生人才“招得來、留得住、用得好”,特別對離島區域,將探索實行差別化、本土化的招聘辦法,招聘一批緊缺型醫療衛生人才。

此外,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本部幾年前已招聘了一批新院區(即平潭協和醫院)方向的碩士、博士生在協和本部參與各專科工作,現部分醫務人員已經在新院區工作,後續招聘的碩士起點學歷的各專科人才將在本部規培結束後,陸續充實到新院區,協和本部專家也將源源不斷來平潭協和醫院參與醫療工作。

爲民撐起“健康傘” 平潭優化配置醫療衛生資源 護士在覈查患者信息

爲民撐起“健康傘” 平潭優化配置醫療衛生資源

潭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爲民撐起“健康傘” 平潭優化配置醫療衛生資源

環境整潔的平潭協和醫院護理站

加大投入 持續改善就醫環境

經過多年的發展,實驗區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相較之前有了較大程度的提升,但因發展起點低、底子薄,同時離島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明顯滯後,各類衛生資源指標、中高端人才佔比等均低於全省平均水平,平潭協和醫院也正面臨着融合發展新挑戰,區域醫療龍頭硬核實力未能有效凸顯,與羣衆的期待有一定差距。不僅如此,醫療人才“招不來、留不住、下不去”成爲制約實驗區醫療技術水平提升的一個主要瓶頸。

根據實驗區黨工委對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要求,接下來,實驗區社會事業局將進一步理順平潭協和醫院體制機制,推動省級優質醫療資源有效下沉,打造更加硬核的區域醫療龍頭,帶動實驗區醫療衛生事業提檔加速。同時加強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提升實驗區中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支持中醫院打造康復科、肛腸科等重點學科,併爲其添置必備的醫療設備。另一方面,還將繼續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以“八大工程”爲抓手,加大資金投入,不斷改善基層醫療機構服務條件,持續改善就醫環境。

加強對臺合作是實驗區的使命,也是優勢。對此,實驗區積極引進臺灣先進醫療技術,允許臺灣醫療新技術在有資質的平潭醫療機構內使用;並加強對臺職業資格採信工作,已初步完成了醫師、護士、助聽器驗配師等醫療相關領域的對臺職業資格的採信工作,目前已有9名臺籍醫師來嵐執業,批覆設置3家臺資合資門診部和1家臺資個體診所。

“接下來,我們將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爲引領,繼續爭取准許臺資醫療機構使用臺灣地區藥品和醫療器械特殊政策,不斷深化對臺合作,積極策劃引入臺灣優質醫療資源,推動健康產業發展。”俞肖清表示,在人才引進上,將組織招聘一批緊缺型醫療衛生人才,探索更符合基層醫療機構的激勵機制,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務工作者的待遇,增強基層吸引力,推動醫療衛生人才有效下沉。

來源:平潭時報

文字:林小玉 薛文倩

圖片:資料圖

責編:路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