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疫情發生後,爲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提振各類市場主體經營者的信心,平潭出臺了支持小微企業應對疫情“20條”措施,併發放消費券提振市場活力。實驗區經發局副局長、三級調研員施金洋介紹,復工就是穩就業,復產就是穩經濟,平潭認真落實全省企業和項目復工復產視頻會議要求,重點提高企業、項目的復工率、返崗率、達產率,落深落細福建省復工復產“21條”及實驗區“五項機制”,全力幫扶企業、項目復工復產,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通堵點 補短板 增動力

平潭加快復工復產步伐

企業工作人員在口罩生產車間忙碌(資料圖)

疫情之下,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經濟基本盤。

爲助力企業逆勢而上,實驗區加快落實好中央和省裏出臺的各項政策措施,出臺一系列舉措促進消費回補,釋放消費潛力。與此同時,企業也積極轉變發展模式,在逆境中謀自救。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實驗區復工復產復銷有序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整體情況穩定向好。

逆境中突圍 轉危爲機

近日,位於平潭臺創園的福建亮華科技有限公司被認定爲2020年度實驗區科技型中小企業。這是一家主打“互聯網+服務”的科技創新型公司,公司主要幫助農民工或個體通過平臺就業、創業,同時還提供就業指導、培訓等服務。

福建亮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蔡宗昌告訴記者,公司此前是一家貿易型企業,轉型科技型企業後,企業發展有了新轉機。但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許多線下活動無法正常開展。“我們原本準備舉辦一場線下農民工培訓和技能大賽,就因疫情無法進行。”蔡宗昌說。

線下開展不了,能否以線上的形式,讓農民工在接受培訓的同時,保障他們還能夠上班和學習?帶着這樣的思路,公司的技術團隊開始研發一款名爲“專助”的APP,計劃把線下教育培訓移至線上,如此一來,更多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民工可以不受地區限制,順利領到油漆工職業資格證、電工職業資格證書等從業證書,進而求職、就業。

“企業在面臨困境時,一定要轉變思維,勇於創新。”據蔡宗泉介紹,“專助”APP計劃5月底上線,除了提供教育培訓以外,還聚合了搬家、裝修、安裝等生活服務。

致力做整合 協手共贏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還有不少企業探索行業資源整合,打通商品的銷路。深耕平潭互聯網市場的平潭喫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平潭喫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嚴英介紹,儘管公司2013年就在平潭註冊,但由於公司開發的“喫購同城”APP一直不慍不火,業務量一直沒有很大起色。這次疫情發生後,許多商家有了互聯網思維,主動找到他們,希望通過合作做“活”市場。

“過年的時候囤了很多禮盒,還想多賺幾個錢,疫情一來,我們貨都積壓着賣不出去,還爛掉了,所以我們大膽去尋找辦法。”水果店經營者莊嚇妹表示,得知“喫購同城”APP可以幫助實體店解決銷路問題,她與平潭喫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進行對接,走起了線上單品水果銷售,實現了一個小時100多個訂單的“爆單”成績。

如今,越來越多平潭實體商戶加入“喫購同城”APP,商品銷路也正逐步拓寬。嚴英表示,將繼續做好平潭本土的電商平臺,幫助更多的實體商家打開互聯網之路。

政府當“紅娘” 紓困解難

疫情發生後,爲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提振各類市場主體經營者的信心,平潭出臺了支持小微企業應對疫情“20條”措施,併發放消費券提振市場活力。

此外,爲確保企業儘快復工達產,實驗區還設立了7個專項服務小組,走進企業,實施“一企一策”,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存在的困難問題。督促四個片區推進各個項目建設開工復工。

實驗區經發局副局長、三級調研員施金洋介紹,復工就是穩就業,復產就是穩經濟,平潭認真落實全省企業和項目復工復產視頻會議要求,重點提高企業、項目的復工率、返崗率、達產率,落深落細福建省復工復產“21條”及實驗區“五項機制”,全力幫扶企業、項目復工復產,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平潭把政策、服務和幫扶措施真正落實到位,讓各類市場主體都感受到特殊時期的特殊溫暖。”施金洋說,政府當起“紅娘”,着眼於推動產銷兩旺,比如發放1500萬元消費券,就是拉動內在消費動力,目前消費券活動已經開展了三輪,市民反響熱烈,效果超出預期。

來源:平潭時報

文字:何燕

責編:葉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