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天冷了,朋友圈时兴起煮白茶。

就连卖茶具的姐姐每天都变得勤快,一天要发几十组图片。玻璃煮茶壶,玻璃蒸茶器,提梁玻璃壶,侧把玻璃壶……各类煮茶器琳琅满目,好生热闹。

在近期的文章中,也陆续分享关于煮白茶的攻略。

什么样的白茶适合煮着喝,具体煮茶流程是怎么样的,煮白茶有哪些注意事项,煮白茶有哪些误区……诸如此类,将煮茶的方方面面说的比较清楚。

譬如原料方面,也给出不少建议。

对于新手而言,建议大家煮有一定年份的寿眉,散茶饼茶都可以。其中秋寿眉饼因为梗粗叶大,不容易出现苦涩味而备受大家喜欢。且压制成饼后,品质好的高山寿眉,还会陈化出枣香。

甜蜜蜜的枣香,闻着让人觉得很舒服。

煮过后,茶汤甘醇细腻柔和,入口顺滑绵柔。

在茶器方面,建议大家使用玻璃煮茶壶,材质透明能清楚看到茶叶在水中的变化,有利于我们判断是否要出汤。即便经验有限,也能轻松煮出好白茶。

方法和攻略都分享了,然而,仍然有部分茶友表示自己煮出来的白茶,不好喝。

这是为何?

原来,茶友没有掌握茶水比例,不是煮出来太淡,就是煮出来太浓,最终影响了整壶茶的口感。

在此,与茶友们简单分享几组常用投茶量,方便茶友们煮出香醇可口的茶汤。

《2》

煮白茶,有两类情况。

1.煮干茶

2.泡后煮

两种不同状态下,我们的茶水比例要做出调整。大体来说,煮干茶的水多,泡后煮的水少。

所谓煮干茶,就是在简单洗茶过后,直接投入沸腾的水中煮茶。

干茶,物质属于饱和状态,内在物质属于百分百状态,未经消耗,茶水比例要大一些。

而泡后煮,也就是茶友们常说的煮叶底。

老白茶在经过7-8次冲泡后,浅表层的物质已经释放大部分,只剩下深层次的物质。这时候只靠简单的冲泡、坐杯是难以充分利用内在物质,唯有通过煮茶,才能彻底激发白茶的内在物质。

两种不同情况,投茶量不同。

且不同年份、不同品种、不同形态茶水比例也大相径庭。

为方便茶友们学习,本文且以2015年的秋寿眉饼茶为例,为茶友们说明投茶量的选择。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

【干茶篇】

在正式煮茶饼前,先学会简单撬饼。

撬饼,超级简单。选择一把茶刀,在侧边找一个比较蓬松的点,平行刺茶刀,轻轻向上抬起茶饼,饼就被撬开了。

撬饼时,最好撬成薄片状,这样有利于内在物质的均匀释放。

而后根据自己的需求量称取相应重量。

如果是1~2人饮茶,我们选用的煮茶壶不必太大,可以选用侧把壶,这类茶壶容量约400毫升,中间有一个内胆,可以将白茶放在内胆上。且茶壶小一些,注水量也可以目测。比如加1/2的水量,就是200毫升左右,这个份量,正好适合1~2人喝。

这种中间有内胆的煮茶壶,投茶量一般控制在1.5克左右即可,不必太多。

要是投茶量过多,反而会让茶汤变得苦涩,不好喝。

若是喝茶人较多,超过三人,那建议大家使用容量大一些茶壶,如玻璃提梁壶,就比较适合人多时使用。

这种玻璃壶,注满水约600毫升,中间没有内胆隔阂,茶和水360°无死角接触,滋味释放更加彻底。

一般煮干茶,400毫升的水量,搭配2.0-2.5克干茶即可。

我们所使用的原料,是高山白茶,内质本身就很丰富,稍微煮一煮就很有味道,要是投茶量太大,滋味太浓,倒不适合喝。

如果您煮的是非高山白茶,那在本文提供的投茶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0.5-1.0克,以保证茶汤的滋味。

煮干茶,需要多长时间?

本文所说的高山白茶投茶量,要与煮茶时间相对应。要是没有按照相应的煮茶时间操作,煮出来的茶汤也容易有所偏差,甚至于出现要么寡淡无味,要么滋味过于浓烈的情况。

像使用中间有内胆的茶壶煮茶,茶置于内胆上,与水的接触还比较有限,煮茶时间要稍稍多上几秒。

这种情况煮干茶,一般是在水沸腾壶投茶,当茶和水一起沸腾十秒后,可以关闭电源。

质量好一些的电陶炉,在关闭电源后依旧能持续加热3-5分钟。我们不必等到水不再沸腾时倒出茶汤,通常在沸腾半分钟后可以倒出茶汤。

有一个小技巧分享,茶汤不要一次性全部倒干净,而是要留下部分的母汤,以保证茶汤风味得以延续。

在品茶时,可以继续煮茶。

煮第二壶茶,续沸水。

第二壶茶,待水和茶一起沸腾后,约十秒钟关闭电源,用余温加热一分钟左右,又可以倒出茶汤。

之后的每一壶茶,都在此基础上递增煮茶时间,以保证茶汤的清香甘醇得以延续。

《4》

【泡后煮】

这里说的泡后煮,一般是指使用白瓷盖碗冲泡后再煮。

最常使用的是用110毫升的白瓷盖碗,搭配5克白茶。

泡后煮的最大好处在于,我们可以体会两种冲泡方法下的白茶风味。

冲泡,可以充分体会到每一冲香气、口感的变化,老白茶的药香、陈香、枣香、粽叶香可以一丝不落地感受到。

同样,泡后煮的投茶量,可根据喝茶需求调整。

最常使用的,是5克叶底搭配400毫升水量。

有茶友问了:“这种投茶量,不会太多吗?”

当然不会。

冲泡后再煮茶,白茶的内在物质已经被大量消耗,即便是5克的投茶量,内在物质,未必会比2克干茶总量多。故而,不必过于担心5克叶底煮出来的茶汤滋味太浓。

泡过后的茶叶,要煮多长时间?

冲泡后再煮茶,时间要比煮干茶长一些,以保证茶叶能和水彻底接触。

煮叶底,依旧是在水沸腾后再投茶,茶和水一起沸腾半分钟后,关闭电源。同样用余温加热一分钟左右,就可以倒出茶汤。同样,留下母汤,以保证茶汤味道纯正。

第二壶,续沸水。

第二壶煮茶时间要更长一些。煮茶一分钟,关闭电源,用余温加热一分钟,而后倒出茶汤。

之后的每一壶,煮茶时间延长一分钟,如此,可以保证汤水风味纯正。

品质好,年份正宗,保存到位的老白茶,在泡后煮,依旧可以煮4-5次。

方法用对了,茶也变得耐煮。

《5》

煮茶,是门学问,有众多的细节搭建而成。

有的茶友,只觉得煮出来的茶汤味道浓,滋味重,却没有想过其中的具体原因。

或许是煮茶时间太长,或许是投茶温度不对,或许是茶水比例没有控制好……不论是哪个因素造成的,最终都让茶汤品质受到影响。

但喝茶的乐趣就在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一次次攻克难关的同时,积累丰富的经验。

蓦然回首,你会发现自己的喝茶技能变得无比强大!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