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夥呆!一份5歲小朋友的簡歷“閃瞎“全網,冷汗淋漓:我好像這輩子都比不過他……

近日,不少人被微博上一份簡歷“暴擊”了。

據說,這是一份5歲小朋友的簡歷pdf,是爲了就讀國際學校準備的,小孩的父母非常厲害,是復旦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在高薪行業的頭部國際公司做高管。

簡歷長達15頁,從男孩的家庭、性格、經歷、愛好、父母的教育觀、老師評價以及2018年英語閱讀書目等7個方面展現。

兩歲就開始聽並跟唱學詩;三歲開始學游泳,現在已經會自由泳;5歲已經會唱百首古詩;英文年閱讀量超過500篇。

四歲半開始學鋼琴,已經準備報考英皇二級了;學了4個月圍棋,取得了11級證書。

每週寫三篇英文日記,每天用中文看圖說話,每週踢兩次球。

去旅遊是東南亞日本,做遊戲是數獨、火柴棒、七巧板,順便搞實驗研究一下重力、浮力、密度、熱脹冷縮和多米諾骨牌效應……

大家感受一下:

最後,光是附件閱讀書目,就有5頁,包含了408篇英語讀物。

網友冷汗淋漓,不禁流下羞愧的淚水:

而且,這還不是孤例

這只是錢能解決嗎?

如此大的差距,也讓部分網友萌生生娃養娃的恐懼。

還有網友質疑,這樣孩子會快樂嗎?

對此,多數人網友認爲應該未來是開心的。

輸在起跑線上?

有很多人感嘆輸在了起跑線上,簡歷中男孩爸爸卻說,“人生是長跑,不要太在乎起始點上的細微差距。”

香港TVB有部實況節目《沒有起跑線?》,通過記錄身懷六甲、升幼稚園、小學、考中學DSE(中學文憑試)等處於不同階段的真實家庭,窺探香港近年教育情況。

節目中,Irene 現在生了第二個孩子,她並不輕鬆。

由於在第一胎的時候不想做“怪獸家長”,所以對自己的兒子並沒有特別嚴格,兒子落後其他孩子一大截,到現在都沒有幼兒園接收,因爲學校只會把機會留給優秀的孩子。

所以第二胎她決定要“贏在子宮裏”,在她所住的地方,更有“贏在造人前”的說法。

Irene懷孕五個月時,就已經提前給孩子瞭解了家附近五六十所學前班幼兒園的情況。

幼兒園一次報兩間,興趣班也多多益善……

高額費用的興趣班、輔導班,出國遊學,提前通過儲蓄、投資或保險做好的教育準備,讓越來越多的人高呼“孩子養不起”,卻又停不下來。父母們在“望子成龍”的焦慮裏苦苦支撐。

一項調查顯示,有91.1%的中產家庭家長不滿足於最基本的教育消費,將近一半的人,心甘情願多花錢。

《2017中國家庭教育消費白皮書》

/by 艾瑞諮詢

“再窮不能窮教育”,更多中國父母相信,錢到位了,就能換來回報。但正如上面網友所言,家庭教育,不僅侷限於真金白銀的較量。

這份簡歷中有一條信息尤爲值得關注:

每天2-2.5小時的有效陪伴,有多少父母能做到?看到下面這位網友的回覆,不禁心酸。

如今,家長們日夜焦慮,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但其實,父母自身的格局和眼光,纔是孩子的起跑線。

或者說,人生根本沒有起跑線。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宇宙和成長規律,順應規律,因材施教,才能許孩子一個長長的美好未來。

決定孩子成長的,不只是財力,更是心力。

托起孩子人生高度的,不是針對“起跑線”的競爭,是父母本身對人生、對教育理解的高度。

在時代大潮中,若只是盲目追逐競爭,惶恐憂煩焦慮,一味只折騰孩子,卻忽略自我成長的教育,像一座空中樓閣,有了形式,卻難以穩固。

教育一場,教學相長。

不必看着別人家的孩子、別家的樓閣顧自焦慮。在不斷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時,在能力所及範圍內給孩子最好的精神滋養,給孩子金色的童年,用興趣作導引,爲他們的未來人生存儲點滴幸福美好的種子,也許這就是父母給自家孩子的最好禮物。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