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半个多月,终于酿制成功了第一坛白酒。

        12月一日从网上买了一台酿酒机,不贵,200元左右。到货以后,反复看了无数遍说明书,直到将酿酒的步骤和原理全部搞明白为之,又在网上查阅了一些资深酿酒爱好者的经验。

买的酿酒机的容量是10升的,所以第一次买了6斤高粱米,卖米的问我要粘的还是要不粘的,说明书没说呀,但是凭自己的想象判断,一定要补粘的,因为粘的高粱米会粘在一起,不容易散开,很难均匀发酵,所以就买了6斤不粘的高粱米。还买了一台数字台秤,最大称重60斤的。

       回来反复清洗,直至水完全透明。

用80度凉白开浸泡,水要没过高粱米1公分以上。浸泡24小时。

泡好的高粱米淋干水分,在蒸锅里蒸20分钟,以上汽开始计时。

第一次蒸好的高粱米,立即投放到两倍的矿泉水或者凉白开里。用干净的不带油渍的木铲将米粒搅散,不能有粘在一起的疙瘩。

在冷水里泡30分钟后,再次上蒸锅蒸30分钟。

      蒸好后,放在竹帘或者不锈钢大盆里,迅速凉凉,我为了快,用了一台电扇,用温度计测量高粱米堆的温度,待降到了35度左右时,将酒曲用温水化开,一公斤高粱米用10克,也就是百分之一,3公斤就是30克酒曲。将酒曲倒入高粱米中,反复搅拌均匀,然后装坛,我用了两个坛子,一个是可以用水密封的玻璃泡菜坛,一个是新式的圆柱形玻璃罐,实验证明,效果一样,差不多。

      12月4日开始进入发酵期。

      发酵温度最好是28度到35度之间,我将两坛子高粱米放在合适的纸箱子里,旁边钻一个小孔,插上温度计,可以随时查看里面的温度。正好新买了一个多功能铝合金梯子,可以达成高架的平台,放上去正好,纸箱子上面盖了小旧棉被,便于保温。

发酵的这段日子里,最高兴听到的就是酒坛里冒泡产生的咕噜咕噜的声音。一开始声音又大间隔又密,慢慢的,越来越稀,声音也越来越小。到了昨天晚上已经听不到任何声音了。

      今天,先将准备好的两个大不锈钢盆拿出来,还有一个新买的大个的不锈钢筛网。将酒糟一勺一勺的倒入放在大盆里的筛网中,将过滤好的清汤倒入蒸酒的蒸锅里。另外准备好一个大盆,装满了冷水,将潜水泵放进去,进水管和排水管连接好,可以开始蒸酒了。

      我用的是电磁灶,开到满档,1900瓦。

      蒸锅上有一个温度计。当出气口的温度达到78以上时,出酒口开始冒气出酒。

      先出来的含有甲醇和杂醇等,可以单接出来30克左右,酿酒要掐头去尾。就是最先出来的和最后出来的不要,中间段的最好。

      提前准备好的空酒瓶子,依次排开,上面标注序号1.2.3.4等,以便区分。

      历时一个半小时,酿酒结束。

      第一瓶,60度,0.215公斤;

      第二瓶,55度,0.5公斤;

      第三瓶,40度,0.5公斤;

      第四瓶,20度,0.5公斤。

      全部换算成50度酒,2.82公斤。出酒率为百分之四十七。比较低,不过这是第一次酿酒,又是冬天,我已经很满意了。

      下一步就是勾兑了,为了增加香气和口感一定要勾兑的。至于如何勾兑,现在还没定,等勾兑结束了,就会知道答案了。

      自己酿酒,既是一种乐趣、爱好,也是比较实惠的,以后喝上自己酿制的纯粮食酒,又健康,还省钱呢。

    至此,米酒,红酒,白酒所有的酿酒技术全都掌握了。甚是开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