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造型豐富的大饅頭你見過嗎?

別看這小小的饅頭,它可是有着三百多年曆史。對於每一個威海人來說,花餑餑的意義非同一般,是陪伴整個成長過程中必不可缺的重要味道。在文登,每逢重要的節氣、節日和紀念日。比如孩子或老人過生日、三月初二拜龍母、穀雨時節漁民祭祀海神,都有蒸餑餑的習俗。那你一定好奇了,這種以麪粉爲原料造型獨特的傳統味道,又是如何做成的呢?

文登花餑餑講究純天然手工製造,原料全部採用優質麪粉和新鮮的瓜果蔬菜,無任何添加色素,融合了糧食瓜果蔬菜的營養,營養價值極高,老少皆宜。而好喫的祕訣從選料上就開始講究,優質小苗磨成麪粉,和麪時加適量牛奶、雞蛋和白糖,然後反覆揉。

在衆多步驟當中最重要的當屬加入的“引子”和揉麪的過程。從和麪、計量、揉麪、製作,再到蒸制,各個環節都十分重要,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做出來的花餑餑就會口感不佳。花餑餑的製作各個步驟中,最爲重要的是和麪和整形。有的花餑餑造型講究,和麪就要硬一點。有的花餑餑則可以軟一點。而且和麪的程度要達到三光,即手光、面光、盆光。

“守面”不僅是力氣活兒,也是個技術活兒,需要肩膀、手臂和手腕協調用力,均勻地揉。面“守”得越好,蒸出來的花餑餑就越筋道、越好喫。在製作車間,放眼望去,四周一排排陳列架上放滿了製作好的花餑餑,在車間正中央,工人師傅正在熟練的製作着各種各樣的花餑餑,惟妙惟肖,引來採風的小夥伴們駐足欣賞。

基礎造型做好之後,還要做彩色裝飾。過去的人們用顏料染出彩色的面,現在文登的花餑餑藝人用各種蔬菜、水果的汁液做出彩色的麪糰,比如黃色用的是南瓜汁,綠色是菠菜汁,紅色是紅曲米,然後用模具刻出相應的樹葉、花瓣等形狀貼在花餑餑上,這樣不僅解決了“花餑餑”自然上色的問題,也確保了食品安全。在文登,造型各異“龍騰鳳舞”、“鯉魚穿荷花”等各式各樣的花餑餑飽含着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祝福。

每一塊平平無奇的麪糰在她們手下,彷彿被注入了靈魂,一轉眼間就變成了各種鴛鴦、鯉魚、龍、鳳、壽桃等各種造型,栩栩如生,讓人愛不釋手。這麼好看的餑餑,怎麼忍心下的去口呢哈哈!

花餑餑製作技藝於2011年11月15日被列爲文登區第二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多次被評選爲省市級優秀旅遊商品。

跟很多非遺不同,花餑餑的非遺並非延傳不變的古法樣貌,而從手藝到創意到產品給人太多新的喜悅和驚奇,在文登,誓要與西方烘焙蛋糕比拼一下的鄉村大姐們努力創新定製,爭取讓更多國人更注重在東方的“面子”,太讚了!

相關文章